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林 行 止 : 貪念蒙蔽理智 精英自投羅網
一九二九年十月華爾街大崩 潰,美國經濟危機深重,生產力下降、失業率上升,大部分家庭無隔宿糧,可是,是年十一月,赫謝爾還獲六千元捐款,至三二年十二 月,一共獲二十七萬(約合二十世紀末二百七十萬),可見投資者如何瘋狂。也是合該有事,凱恩斯於一九三○年十月十一日在倫敦《星期六晚郵報》發表那篇爭論 性很大的論文〈我們孫子一代的新天地〉(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竟然成為「幫兇」。在一片愁雲慘淡的經濟末日中,凱恩斯「赤字救國」的思想已在醞釀,他對前景極之樂觀(此文主要內容見○ 三年三月二十日的〈除非爆發核戰 前景繁榮璀璨〉,收台北遠景《局勢高危》),文中指出伊利沙伯一世善用德雷克爵士從西班牙手上奪得的財富,令英國成為一流強國;又強調複利滾存創造財富的 威力超乎人們想像,伊利沙伯一世每投資一鎊,至今回報在十萬鎊以上。拜讀此文,赫謝爾靈機一觸,斷章取義,指出凱恩斯知道德雷克的藏寶,已因「複利作用令 其累計財富已達令人不敢相信的驚人水平」;赫謝爾複印以千計的文章,加上這行副題〈著名理財專家指出德雷克遺產富可敵國〉,寄回美國派發。一九一九年初, 凱恩斯以英國財政部代表身份參加巴黎和會,強烈反對戰勝國要德國作出巨額賠償,和與會國包括英國政府意見相左,憤而辭職,回劍橋當講師,是年年底出版《和 平的經濟後果》一書,引起大西洋兩岸注意,凱恩斯聲名大噪。國際知名人士凱恩斯的文章令捐款大增,不難理解。
「德雷克遺產」引起「捐款」狂潮,以至驚動「政府高層」,美駐英大使為此事被召回國,其時盛傳可能高達四百億鎊的德雷克遺產會被提走、流出英國,英倫銀行擔心引起金融恐慌,華盛頓召回大使了解真相。
六、
到 了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英國內政部行文指出德雷克遺產是騙局,同時下令蘇格蘭場對赫謝爾在英國的活動展開調查;但他接受「捐款」,合 理合法,直至美國一名郵局稽查指證赫謝爾以郵件寄發虛假訊息,等於「利用郵局從事非法勾當」,才能把他入罪。一九三三年一月九日,赫謝爾終於被捕並遞解回 美受審。令人驚異的是其美國捐款人認為他受奸人所害(目的在搶奪他應得的德雷克遺產),數度集資給他打官司,而他繼續「妖言惑眾」,最妙想天開的是他指稱 報上刊登總統羅斯福點燃煙斗的相片,是美國政府向英國施壓要其交出德雷克遺產的訊號,如此「天方夜譚」,其「信徒」居然信以為真,即使赫謝爾被判刑,仍有 人「捐款」,他們認為審判根本是另一個騙局,堅信赫謝爾恢復自由身後便會啟程赴英領取遺產,屆時他們當然「盤滿缽滿」。赫謝爾的「捐款者」在他入獄時,還 在艾荷華Auburn鎮一個農莊召開一次為期二天的大會,商討獲得這筆財富後如何運用,結論是大家攤分後把「剩餘款項」購千頃土地興建高爾夫球場、游泳 池、兒童遊樂場及保留大片狩獵森林……。經過上訴後,赫謝爾終因欺騙了八十至一百萬名美國中西部鄉下人約千萬元而被判十年徒刑。入獄時自稱是「德雷克爵 士」的大騙子,不久精神病發,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死於獄中!
七、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投資者心智未開竅,其時經歷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世界經濟大蕭條的雙重打擊,政經俱未上軌道,騙子用武有地……。美國有龐茲、赫謝爾, 歐洲除杜麗絲.漢貝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路斯迪和富格遜。域陀.路斯迪(Victor Lustig, 1890-1947)這名英俊高大口才便給的法國人(生於波希米亞),有辦法二度賣出巴黎世界著名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失敗被捕;第一次賣給希望一舉成名的中型建築商安德利.普阿松(Andre Poisson),他知道上當後不想報警,以免被同行譏笑,成為巴黎笑柄;路斯迪因此有再賣鐵塔的機會,這一次準買家報警,他被拘留但從警署扣留室逃逸赴 美……。在美國,他搭上芝加哥黑幫大龍頭阿卡邦(Al Capone),說服阿卡邦在他一項股票投資項目上入股五萬元,這一回,路斯迪知道不可造次,使用新騙術,把這筆錢存入保險庫,二、三個月後,說因投資談 不成而原銀奉還,阿卡邦見他誠實可靠,打賞他五千元—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一九三四路斯迪以偽造文件被捕,他再次「越獄」,二十七天後落網,判刑二十年, 一九四七年死於獄中。和路斯迪同期且騙術之高明不相伯仲甚且有過之的是蘇格蘭人阿瑟.富格遜(Arthur Furguson, 1887-1938),他有辦法以六千鎊賣出倫敦自由廣場的納尼遜巨型銅像,以一千鎊賣出倫敦大笨鐘和以首期二千鎊賣出白金漢宮—買家均為美國遊客;一九 二五年他移民美國,到埠後不久成功以分期形式賣出白宮(收首期十萬美元),買主為中部牧場主人;及後試圖賣自由神像給澳洲遊客,後者報警,他終被判行騙 罪……。
本系列的資料,大部分取材自○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紐約客》的長文〈海上霸王和騙子〉(R. Rayner : The Admiral and the con man)及格林斯平的新書《上當大全》(S. Greenspan: Annals of Gullibility. Praegor);史蒂夫.格林斯平為科羅拉多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對何以心智正常絕不愚蠢甚至精明的人會上當受騙,作出甚有見地的分析。歸納起來,令人 受騙的條件是處境(Situation )、認知(Cognition)、個性(Personality)及易動情(Emotion)。處境為騙子營造出來,令你心癢難熬(馬多夫是此中老手,在 大多數情形,是客戶設法送錢給他代為投資);認知是指常識不足或思維不周;個性是過分相信他人;而易動情是「受騙之母」……。格林斯平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可惜他亦是「馬多夫騙局」受害人!一月八日《倫敦時報》的「金融城日記」(City Diary)為此寫了數百字的「短訊」。
現代人投資 智商水平甚高,加上一切公開透明且資訊瞬息萬里,沒甚秘密可言,上述騙局重演機會大降;但另類騙局隆重登場,衍生工具無奇不有以至「龐茲騙局」 改頭換面出現,都可輕易令萬千貪圖不勞而獲且貪婪無饜的精英中計、上當。「馬多夫騙局」沒完沒了,預料今年「清理市場整頓秩序」時還會爆出不少類似事故!
世紀大騙局.三之三
* 回應周三拙作,陶尚給本報網站寫了一篇有內容有見地的短文,指出這類騙局通稱商業詐騙,又名「預付金詐騙」(Advance Fee Fraud),尼日利亞的四—一—九詐騙(Nigerian 4-1-9 Fraud;林按,簡稱 419 Scam)便是近例。據陶君的介紹:「詐騙犯會宣稱他們自己是西非政府或當地機構的高級代理人。他們聲稱有一筆由上一任政府留下的錢款需要通過轉移到一個 外國賬戶以使其合法化(洗錢)。接下來他們會用盡各種的藉口來解釋為什麼資金不能即時滙出,最後會要求受害人預付稅款、律師費、滙款費或賄賂以完成手續和 進行滙款。當詐騙犯收到這些錢以後,他們便不再與受害人聯繫。」九十年代中期筆者收過這類信函(這個騙子集團當年好像曾在本報刊登半版廣告),心知不妙, 在「投資者日記」提醒讀者不可上當。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 財迷心竅 罔顧事實
找尋德雷克爵士後人的英國族 譜學者,認定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佐治.德雷克,是爵士的嫡系孫(其祖上於十八世紀初從英國移居美國),佐治對此事雖有興趣但自感 活動能力不足,授權其精明強幹且八面玲瓏的近親韋德嘉(S. Whittaker)女士全權處理。韋德嘉遂着手部署領取德雷克遺產的工作,第一步是公開招股,因為向「英廷追討這筆巨款,法律費用十分昂貴」;她向「股 東」保證有優厚回報,三百餘年的複利滾存,令她答應投資者每一元投資將獲五百元、一千元甚至更高的利潤;赫謝爾的母親見厚利忘風險,傾盡所有,投資六千 元,條件是韋德嘉僱用她的兒子,當時他因經營農場遇上不景氣而破產。
一九一五年,韋德嘉已籌集了六萬五千元,一切本來非常順利,可是,她 答應投資五十元的一位鄉紳在短期內可得十萬元的回報因未履行承諾而被告上法庭;她從芝 加哥聘請名律師路易士為她辯護,但案件尚未審結,是年年底,韋德嘉和她的兒子、路易士和他的太太,帶同以僱員身份隨行的赫謝爾,前往英國,根據英國移民局 檔案,他們於一九一六年一月三日在修咸頓港上岸。英國行的表面理由當然可就近和英國政府交涉,以討回德雷克的遺產,實際上可能在迴避法律制裁。
在 英國,韋德嘉遙控美國的「集資活動」,其美國「代理」繼續集資並把資金滙至英國(多年後的法庭文件指出「代理」中飽程度嚴重);美國「投資者」投資熱情 未冷卻,皆因相信韋德嘉和路易士合力炮製的「假消息」及「假證據」,前者是指英國皇室已和他們洽談交還遺產事宜,後者則是着工匠打造德雷克墓碑然後偷運進 其故鄉普利茅茨的墳場並拍相寄回以加強美國「投資者」的信心—即使墳墓是真的,與遺產何干?顯見當年「投資者」的心態和現代的並無分別,均為非理性情緒所 控制!
四、
所有這一切,赫謝爾看在眼裏,慢慢知道所謂「德雷克遺產」,不過是一場騙局,他一度試圖公開真相,但苦無機 會;直至一九二二年,伊利諾州法院判路易士行為 不檢,律師公會吊銷其執業資格,加上韋德嘉尚有未了的官司,赫謝爾才起而發難。然而,事到如今,他已改變主意,因為這是一盤無本的大生意,他因此不是向大 眾揭發而是據為己有、接手這項「投資」!韋德嘉和路易士雖然聯手反擊,可惜他們以待罪之身,沒有公信力,未能取得公眾信任,而赫謝爾則以「老實奧斯 卡」(Honest Oscar)的面目出現,成為「投資者」的新「財神」!
經過數年的「見習」,赫謝爾的騙術青出於藍、更進一步。他一方面在家鄉委任收集資金的代理人,一方面編造有關德雷克遺產的故事,在倫敦作第一手報道、寫成文章,寄回美國作為「招股書」派發。
赫 謝爾編撰的故事匪夷所思。他說和一名知道德雷克藏寶細節的德文郡大教堂的修女成為朋友,但她不肯透露半點秘密,惟在聖堂祈禱時,不時盯着鐘樓,並向他使 眼色,顯然有所暗示;赫謝爾於是在黑夜中攀登鐘樓,果然發現「盈寸厚的塵封文件」,在燭光下他仔細翻閱,找到德雷克遺產清單(金銀珠寶外尚包括整個普利茅 茨的地權),還有一份「領洗證書」,德雷克原來有一兒子,其嫡系孫是現居倫敦的D.德雷克上校;上校無後,其外甥女 Lady Curzon 是赫謝爾的情婦,通過裙帶關係,年老的上校授予他全權向英廷追討乃祖的寶藏;赫謝爾並言之鑿鑿,指英廷已委派一個 Lord and King's Commission,負責此事。赫謝爾在《告股東書》中說英廷已同意在夏季以現金和他交換德雷克的寶藏,因它們不少已成為「歷史文物」,若流出英國,恐 引民眾反對。這批寶藏經皇室古物專家鑑定、估值,化為現金,數額大至他不敢相信;他得款後將買下密蘇里、肯薩斯和愛荷華三州的全部土地……。上述種種,當 然全屬揘造,惟投資者深信不疑,當時的「共識」是,若非真有事實,赫謝爾和韋德嘉等便不致賓主不和,他們甚至「不惜工本」告上庭,反證是在爭奪一筆巨大財 富,不然不致反目成仇亦不值得這樣做。在一九二四年中,赫謝爾接受律師「忠告」,把出資給他爭奪德雷克遺產者的身份,從投資者改為捐助者 (donator),捐款出於自願,這樣,萬一未來有法律纏訴,赫謝爾便可置身事外。
美國「捐款」源源滙至倫敦,他的寓公生活愈來愈豪, 在武士橋區購豪宅,以夏蕙酒店餐廳為「飯堂」,着 Savile Row 的西裝,學跳交誼舞、啣雪茄、飲醇酒,結婚生子並自稱「白克蘭勳爵」(Baron Buckland)。他在倫敦逍遙快活的消息傳回美國,美國總代理艾瑪起疑,僱私家偵探查察赫謝爾的底細,「探子」的回報,揭穿了赫謝爾的滿口荒唐言,這 位總代理親赴倫敦會見赫謝爾求證,回美後指證他是個騙子……。赫謝爾反控她中飽捐款,並揚言不惜花百萬元律師費要把她繩之於法。的確盜用公款(她辯稱是 「佣金」,但「捐款」何用「佣金」?)的艾瑪突然成為千夫所指的「反面人物」,其夫因此神經錯亂被送進瘋人院,她亦潦倒窮困。十九世紀初葉投資者特別是鄉 村投資者尚未開竅,可說是騙子的黃金時期,僅在美國,除了龐茲之外,還有佛羅里達物業狂潮(漲潮被海水淹沒的沙灘於退潮時當物業地盤出售)、赫德遜河金礦 (開採河底的金礦,受害者主要為走避十月革命的俄羅斯難民)等等,行騙者均發大財(雖然大部分以鐺鎯入獄收場),而中部農民則為赫謝爾所惑,即使他的謊言 被揭穿,「捐款者」仍對他死心塌地。在艾荷華和明尼蘇達,不少城鎮居民分成二個敵對陣營,一方相信將從德雷克遺產中獲厚利,一方則視之為騙局;他們不僅在 報上互相責罵,有時酒吧道左相逢,還大打出手……;明尼蘇達小鎮 Adrian 的神甫力勸教友不可輕信讒言,以免輸掉所有,但教眾財迷心竅,無人理會,神甫知道要出禍事,辭去聖職,關閉教堂!
世紀大騙局.三之二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 貪婪之心一起 錐心之痛忘卻
「馬多夫騙局」牽涉的人數愈來愈多、範圍愈來愈廣,奧地利投資銀行麥迪奇(Medici)甚且因虧損過巨被政府接管,令正在「緝兇」的聯邦調查局(FBI)專案小組疲於奔命,總部不得不抽調「反恐組」幹探,加入「馬多夫騙局」的調查。
馬 多夫自言他多年來經營的是「龐茲騙局」,對此「騙局」,本報讀者多少有所了解,可以略過不提;至於「馬多夫騙局」的調查則剛開始,迄今為此,受害人名單 仍未全部公布,馬多夫說他經手的五百億(美元.下同)已人間蒸發,究竟是否真的如此?這些錢怎樣輸掉?FBI已全面展開調查卻未有結果。在大家頷首等待進 一步消息之際,看看和龐茲同時代的另一種騙局,也許更有讀趣和有建設性。
香港俗話說「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意謂「詭計、騙(老千)局來 來去去都是那幾種,但沒有新意不等於沒人上當」。集資發掘憑空捏造的先人寶藏或進行法律訴 訟取回根本子虛烏有遺產的「瓜分遺產騙局」(Inheritance Scam)的「舊橋」便間歇性地重演,而且每次都有一批數以千計甚至萬計的受害人奮不顧身、傾盡家財參與其事,圖分杯羹,結果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悲劇。可 是,當事人痛不欲生,上吊跳海和斬手指者頗不乏人,惟這種錐心教訓,貪婪之心一起,便給忘個一乾二淨。貪念常存及希圖不勞而獲的天性,令古老的騙人手法歷 久常青,永遠得逞!
二、
近代「瓜分遺產騙局」,最出名的是發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法國。一八七九年杜麗絲.漢貝 (Therese Humbert;名城圖盧茲市長的媳婦)突然宣稱她乘搭火車時鄰座乘客心臟病發,她剛好帶有嗅鹽(甦醒劑),馬上替患者施藥,令他度過危險期;原來他是美 國百萬富翁羅拔.克羅福(當年的百萬很「值錢」),對她感激不已,成為好朋友,說回國後會送上禮物;一八八一年底,杜麗絲說她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原來 是回家後不久病逝的克羅福垂危之際手寫「財產全歸杜麗絲.漢貝所有」的函件,並附有待杜麗絲的幼妹下嫁克羅福的姪兒後才能啟封的遺囑。
杜 麗絲開始四出以高息告貸,還款期聲明在「遺囑啟封時」,有冒險精神且貪圖高息而樂於貸款者不在少數;此事經傳媒渲染,送貸款上門者真的門限為穿,杜麗絲 遂舉家遷居巴黎自置豪宅,在其後十多年,她使用這些「借」來的錢,過窮奢極侈的名流生活;直至一九○一年,當年報道此事的《晨報》提出質詢,杜麗絲的債權 人方知事有蹺蹊,向法院申請打開杜麗絲收藏遺囑的保險箱,幾經周折,只有一塊磚頭和一枚英國便士鎳幣的保險箱終被打開!杜麗絲和她的丈夫被判五年徒 刑……。這次騙局究竟騙得多少錢,至今成謎,被如此簡單「老千局」蒙騙的「債權人」大多是上層社會分子,他們因太尷尬而不願公開身份。
同 樣是瓜分遺產,稍後發生於英、美的另一騙局,規模更大牽涉資金更巨。稍涉歷史的人,大都知道英國史上最有名的海盜—冒險家—奴隸販子─航海家—海軍—有 爵位的大財主法蘭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 1540-1596)其人,德雷克的「行狀」與本文無關,不必細表(其生平拍成港譯《縱橫七海》〔Seven Seas to Calais〕的荷里活電影)。他是第一位於一五七七至八○年環繞地球一周的航海家;第二次「遠征」因女皇伊利沙伯一世(1533-1603)投資而成 行,其船隊(四艘武裝航船)到處搶掠,包括「黑吃黑」把當年海上霸主西班牙在美洲及非洲殖民地搜刮累積的財富(黃金、白銀、絲綢、瓷器、珍珠及香料)據為 己有,當他滿載而歸女皇分得她應得的一份盈利約十萬英鎊(合二十世紀末約十億英鎊左右),投資回報率為四百七十倍;伊利沙伯一世喜不自勝,冊封他以爵士 銜,同時利用這筆意外之財,把英國海軍「現代化」,它不僅於一五八八年在被招安的海盜船協助下(德雷克任英國艦隊副統帥),一舉殲滅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 艦隊;及後在世界各處攻城掠地,建立殖民地,奠下日不落國大英帝國的根基……。世界歷史因德雷克從海外搶回的財富而改寫。
德雷克搜刮了多 少金銀財寶,未見有關清單,肯定不比伊利沙伯一世的「股息」少,他無疑成為當年的世界「首富」,在德文郡購巨宅,努力鑽營,學做上流社會紳 士。德雷克結過二次婚,均無所出並以離婚收場,遺產由其弟及侄兒共享;惟當年已傳出遺囑有問題,不具法律效用,引起其遺產該歸誰所有的爭端,而這筆龐大財 富藏於何處?數百年來謠喙紛起,實情成謎、真相不明。這種撲朔迷離的情況,令騙子有機可乘!雖然早於一八九二年,時任美國駐英國大使(Minister to Great Britain)的羅拔.林肯—林肯總統之子—發表文告,警告投資者不可在「所謂德雷克爵士遺產」上「落注」,但受貪婪心驅使,林肯的話聽者藐藐。
騙 子一口咬定德雷克遺產藏於英國財政部保險庫,然後由一自稱德雷克後裔的合法承繼人向政府追討,此舉必須聘請律師、疏通政府官員,需要大量「活動費」,因 此這位遺產承繼人向公眾—最先是所有姓德雷克的人,其後「市場需求」殷切,遂放寬至所有人—集資。追討德雷克遺產的前期作業可以不提,明天從一名美國伊利 諾州的農夫奧斯卡.美路.赫謝爾(Oscar Merrill Hartzell, 1870-1949)說起。
世紀大騙局.三之一
<<轉載自信報>>
上 司 常 用 語 、 幸 會
In this connection 和 in this regard 同 義 , 都 是 「 就 此 而 言 」 或 「 在 這 方 面 」 的 意 思 , 例 如 : The economic tsunami has swept away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company's assets.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in this regard / in this connection ( 金 融 海 嘯 把 公 司 一 大 部 分 資 產 捲 去 , 我 們 對 此 無 能 為 力 ) 。
留 意 in this connection / regard 是 頗 累 贅 的 說 法 , 英 語 學 者 弗 萊 施 ( Rudolf Flesch ) 在 The ABC of Style 一 書 裡 就 說 : The adverb "in this connection" can often be left out ( In this connection 這 個 副 詞 , 往 往 可 以 刪 去 ) 。 例 如 上 文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那 一 句 , in this regard 或 in this connection 三 字 是 絕 對 可 以 不 要 的 。
至 於 as such , 意 思 是 「 就 其 本 義 而 言 」 或 「 按 上 述 的 身 分 或 本 質 」 , 例 如 : ( 1 ) Taiwan is not a country as such, but it has all the attributes of an independent country ( 臺 灣 不 符 合 「 國 家 」 二 字 的 定 義 , 卻 具 備 獨 立 國 家 的 所 有 特 點 ) 。 ( 2 ) He is a great scholar, and is known as such ( 他 是 個 大 學 者 , 別 人 也 都 知 道 他 是 個 大 學 者 ) 。
貴 欄 說 過 How do you do? 是 初 次 見 面 的 客 套 話 , 回 答 也 應 是 How do you do? 但 在 美 國 , 我 聽 到 有 人 以 I'm doing great ( 我 很 好 ) 之 類 說 話 回 答 , 有 什 麼 特 別 原 因 嗎 ?
How do you do? 其 實 等 於 中 文 的 「 幸 會 」 , 不 應 答 以 I'm doing great 等 。 假 如 有 人 那 樣 回 答 , 那 是 他 們 的 事 , 還 在 學 習 英 語 者 不 宜 仿 效 。
為 佩 林 不 平 、 樂 事
Which 等 關 係 代 名 詞 ( relative pronoun ) , 一 般 是 盡 可 能 緊 隨 所 代 表 的 名 詞 , 例 如 : Poverty was a terror which never left him ( 他 始 終 不 能 擺 脫 對 貧 窮 的 恐 懼 ) 。 不 過 , 讀 者 說 的 那 一 句 , which 並 非 代 表 women ; 而 women 的 關 係 代 名 詞 也 應 是 who 或 that , 不 是 which 。
然 則 which 代 表 什 麼 ? 解 釋 之 前 , 謹 先 把 句 子 翻 譯 如 下 : 「 根 據 大 選 後 民 意 調 查 , 三 分 之 二 婦 女 認 為 佩 林 因 其 性 別 而 遭 新 聞 界 較 多 非 議 , 相 比 於 當 年 認 為 克 林 頓 遭 不 公 平 對 待 者 , 人 數 多 了 一 倍 。 」 那 which 不 代 表 句 中 任 何 一 個 字 , 而 是 代 表 which 之 前 句 子 所 說 的 事 。 這 是 which 一 個 特 別 用 法 , 謹 再 舉 一 例 : She is trying to reduce by ten kilos in half a year, which is hard ( 她 要 半 年 之 內 減 去 十 公 斤 , 這 可 不 容 易 ) 。
有 銀 行 總 裁 最 近 說 One of the joy of Hong Kong is Apple Daily ( 《 蘋 果 日 報 》 是 香 港 的 一 樂 也 ) 。 Joy 為 什 麼 不 用 複 數 形 式 joys ?
Joy 解 作 「 喜 悅 」 , 是 不 可 數 名 詞 ( uncountable noun ) ; 但 解 作 「 令 人 高 興 的 人 或 物 」 , 卻 是 可 數 的 , 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 ( 與 人 同 樂 , 其 樂 更 樂 ) 就 是 例 子 。 讀 者 示 下 那 一 句 , joy 也 許 是 錄 寫 有 誤 , 應 作 joys 。
「 以 前 」 和 「 事 前 」 、 眼 鏡
Beforehand 是 副 詞 ( adverb ) , before 也 可 以 是 副 詞 , 但 兩 字 意 思 不 同 : before 是 「 以 前 」 , beforehand 是 「 事 前 」 或 「 提 前 」 , 一 般 不 可 能 混 淆 。 例 如 「 我 以 前 沒 見 過 這 文 件 」 是 I never saw the document before , 「 你 事 前 怎 麼 不 看 看 這 文 件 」 是 Why didn't you read the document beforehand?
現 在 請 用 before 或 beforehand 填 寫 以 下 兩 句 : ( 1 ) Tickets had to be booked ______ 。 ( 2 ) Tickets were snatched up with the same eagerness as ______ 。 第 一 句 是 說 「 入 場 券 須 提 早 訂 購 」 , 應 用 beforehand ; 第 二 句 是 說 「 入 場 券 像 以 前 一 樣 搶 手 」 , 應 用 before 。
留 意 beforehand 有 時 也 可 解 作 「 以 前 」 , 例 如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beforehand 條 下 有 這 樣 一 句 : The city had beforehand borne a different name ( 這 城 市 以 前 有 另 一 個 名 字 ) 。 句 子 裡 的 beforehand 等 於 before 。 但 這 用 法 今 天 不 多 見 , 一 般 字 典 都 不 收 錄 。
I need new glasses. Mine are broken ( 我 要 一 副 新 眼 鏡 。 我 的 眼 鏡 破 了 ) 這 兩 句 , mine 之 後 為 什 麼 不 用 is ?
Mine 這 裡 等 於 my glasses ; glasses 是 複 數 名 詞 , 動 詞 自 然 也 應 用 複 數 形 式 的 are 。 英 文 習 慣 用 複 數 形 式 說 glasses / spectacles ( 眼 鏡 ) 、 trousers / pants ( 褲 子 ) 、 binoculars ( 雙 眼 望 遠 鏡 ) 、 scissors ( 剪 刀 ) 、 tongs ( 鉗 子 ) 等 由 兩 邊 合 而 為 一 的 東 西 , 代 名 詞 和 動 詞 也 都 用 複 數 形 式 , 例 如 : I wiped my glasses as they were getting misted over / I wiped my pair of glasses as it was getting misted over ( 我 抹 抹 眼 鏡 , 因 為 起 了 霧 氣 。 )
其 他 十 個 、 今 早 的 事
數 目 字 可 置 於 other ( 其 他 ) 之 前 或 之 後 , 只 是 用 法 不 同 。 說 「 此 外 還 有 若 干 個 」 , 句 式 是 「 數 目 字 + other 」 ; 說 「 其 餘 那 若 干 個 」 , 句 式 是 「 the + other + 數 目 字 」 , 例 如 : ( 1 ) Unknown to most people, he has two other children ( 多 數 人 都 不 知 道 , 他 還 有 兩 個 孩 子 ) 。 ( 2 ) Of his five children, three (children) survived the war, while the other two (children) died fighting the Japs ( 他 有 五 個 孩 子 , 其 中 三 個 熬 過 了 戰 爭 , 其 餘 那 兩 個 則 和 日 寇 作 戰 時 犧 牲 ) 。 讀 者 示 下 那 一 句 , 說 的 是 「 其 他 十 個 」 而 不 是 「 其 餘 那 十 個 」 , 10 other 自 然 不 可 改 為 other 10 ,
I hear / heard the baby sneeze / sneezed this morning ( 我 今 天 早 上 聽 見 嬰 兒 打 噴 嚏 ) 這 選 擇 題 , 我 教 孩 子 用 過 去 式 動 詞 heard 和 sneezed , 但 丈 夫 認 為 「 今 天 」 的 事 應 用 現 在 式 來 說 , 請 問 哪 個 答 案 正 確 ?
今 天 的 事 , 即 使 剛 剛 過 去 , 談 到 時 都 應 用 過 去 式 動 詞 , 例 如 : I saw him just a minute ago ( 我 一 分 鐘 前 才 見 過 他 ) 。 讀 者 說 的 那 一 句 , 第 一 個 動 詞 自 然 應 用 heard , 不 過 , 第 二 個 動 詞 卻 應 用 sneeze , 因 為 see 、 hear 、 feel 等 說 「 看 到 」 、 「 聽 到 」 、 「 感 到 」 的 動 詞 之 後 , 習 慣 用 「 受 詞 ( object ) + ing 動 詞 / 原 形 動 詞 ( infinitive ) 」 , 例 如 : I felt something breaking / break under my foot ( 我 感 到 有 些 東 西 給 我 踩 碎 了 ) 。
2009年1月6日星期二
Israel's war in Gaza 以色列的加沙戰爭
加沙地區:是是非非
Dec 30th 200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Israel was provoked, but as in Lebanon in 2006 it may find this war a hard one to end, or to justify
盛怒的以色列發動了新一輪巴以戰爭,但一如2006年的黎以戰爭:最難的問題在於如何收場或者為戰爭辯解。
THE scale and ferocity of the onslaught on Gaza have been shocking, and the television images of civilian suffering wrench the heart. But however deplorable, Israel』s resort to military means to silence the rockets of Hamas should have been no surprise. This war has been a long time in the making.
目前加沙戰爭的殘暴程度令人震驚,電視新聞上滿是令人心悸的苦難平民形象。儘管以色列的決定令人遺憾,但其動用武力讓哈馬斯火箭彈銷聲匿跡的方式卻也在意料之中。長期以來巴以戰爭一直沒有間斷。
Since Israel evacuated its soldiers and settlers from the Gaza Strip three years ago, Palestinian groups in Gaza have fired thousands of rudimentary rockets and mortar bombs across the border, killing very few people but disrupting normal life in a swathe of southern Israel. They fired almost 300 between December 19th, when Hamas ignored Egypt』s entreaties and decided not to renew a six-month truce, and December 27th, when Israel started its bombing campaign (see article). To that extent, Israel is right to say it was provoked.
自從3年前以色列從加沙地帶撤走了軍隊和定居者後,該地區的巴勒斯坦組織已經向邊境的另一邊發射了數以千計的自製火箭彈和迫擊炮;雖然沒有造成過多的人員 傷亡,不過卻極度干擾了以色列南部地區本已很緊張的正常生活。12月19日,哈馬斯對埃及的請求視而不見,拒絕續簽為期60天的停火協議;從那時開始到 12月27日以色列開始空襲以前,巴勒斯坦幾乎發射了超過300枚火箭彈。從這個角度來說,以色列理所應當被激怒。
Of provocation and proportion
挑釁與平衡
It is easy to point out from afar that barely a dozen Israelis had been killed by Palestinian rockets since the Gaza withdrawal. But few governments facing an election, as Israel』s is, would let their towns be peppered every day with rockets, no matter how ineffective. As Barack Obama said on a visit to one Israeli town in July, 「If somebody was sending rockets into my house where my two daughters sleep at night, I』m going to do everything in my power to stop that. And I would expect Israelis to do the same thing.」 In recent months, moreover, Hamas has smuggled far more lethal rockets into its Gaza enclave, some of which are now landing in Israeli cities that were previously out of range. On its border with Lebanon, Israel already faces one radical non-state actor, Hizbullah, that is formally dedicated to Israel』s destruction and has a powerful arsenal of Iranian-supplied missiles at its disposal. The Israelis are understandably reluctant to let a similar danger grow in Gaza.
自以色列從加沙地區撤離後,一個事實顯而易見:死於巴勒斯坦火箭彈襲擊的以色列人超不過一打。目前以色列正面臨選舉,儘管哈馬斯的襲擊效率低下,在這種情 況下沒有任何政府會讓自己的城池每天都受到火箭彈的連續打擊。就像奧巴馬7月份訪問以色列一個小鎮時說的那樣「如果有人膽敢在我兩個女兒熟睡的時候往我家 裡發射火箭彈,我會竭盡所能制止他。我希望以色列方面會有同樣的想法。」最近數月間,哈馬斯向加沙飛地偷運了更多的大殺傷力火箭彈,其中的一些可以突破以 前襲擊的射程,落在以色列腹地的城鎮。在黎以邊境,以色列正面對著黎巴嫩真主黨這個激進的無政府組織;該組織致力於摧毀以色列,並且擁有強大的軍火庫,裝 備了伊朗提供的導彈。以色列人當然不希望同樣的危險也發生在加沙地區。
And yet Israel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by the torrent of indignation it has aroused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not just because people seldom back the side with the F-16s. In general, a war must pass three tests to be justified. A country must first have exhausted all other means of defending itself. The attack should be proportionate to the objective. And it must stand a reasonable chance of achieving its goal. On all three of these tests Israel is on shakier ground than it cares to admit.
以色列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大量責難,當然它自己不會覺得意外:世人很少會支持擁有F16戰機的一方。總體來說,一場戰爭需要符合三個標準才能被證明合法: 首先,一個國家必須悉數使用了所有其他的自衛手段;其次,襲擊的力度要與防衛目的成比例;第三,戰爭的實施必須有達到防衛目的的可能性。用這三個標準來衡 量巴以戰爭的話,以色列方面的根據並不像他們之前宣稱的那樣有利。
It is true that Israel has put up with the rockets from Gaza for a long time. But it may have been able to stop the rockets another way. For it is not quite true that Israel』s only demand in respect of Gaza has been for quiet along the border. Israel has also been trying to undermine Hamas by clamping an economic blockade on Gaza, while boosting the economy of the West Bank, where the Palestinians』 more pliant secular movement, Fatah, holds sway. Even during the now-lapsed truce, Israel prevented all but a trickle of humanitarian aid from entering the strip. So although Israel was provoked, Hamas can claim that it was provoked too. If Israel had ended the blockade, Hamas may have renewed the truce. Indeed, on one reading of its motives, Hamas resumed fire to force Israel into a new truce on terms that would include opening the border.
長久以來,以色列對來自加沙地區的火箭彈襲擊確實採取了容忍態度,不過應該可以找到其他方式來阻止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的訴求不光是邊境線的安 寧,在推動河西岸經濟的同時還試圖通過封鎖的方式來削弱哈馬斯在加沙地區的實力,而在河西岸地區掌舵的是巴勒斯坦的溫和運動派——法塔赫。即使在目前的停 火階段,以色列方面還是保持著對加沙地區的封鎖,僅為人道救援保留了必要的通道。所以雖然以色列宣佈自己被激怒,哈馬斯方面可以表達同樣的態度。如果以色 列方面可以終止封鎖,哈馬斯也許可以續簽停火協議。實際上沒有人瞭解到哈馬斯的動機,該組織重新發動襲擊,意圖迫使以色列在同意開放邊境的條件下進入新一 輪的停火協議。
On proportionality, the numbers speak for themselves—up to a point. After the first three days, some 350 Palestinians had been killed and only four Israelis. Neither common sense nor the laws of war require Israel to deviate from the usual rule, which is to kill as many enemies as you can and avoid casualties on your own side. Hamas was foolish to pick this uneven fight. But of the Palestinian dead, several score were civilians, and many others were policemen rather than combatants. Although both Western armies and their foes have killed far more civilian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Israel』s interest should be to minimise the killing. The Palestinians it is bombing today will be its neighbours for ever.
在平衡性方面,數字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一切。大約350個巴勒斯坦人死於最初3天的空襲;而以色列方面只有4人死亡。無論戰爭法還是常識都不希望以色列方 面背離通用規則:在避免己方死傷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殺傷敵人。哈馬斯接招這場不對等的戰爭無疑是非常愚蠢的;但是在巴勒斯坦的死亡人數中,除部分平民外, 其餘的多數是警察,而不是戰鬥人員。雖然西方軍隊和他們的敵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殺害了更多的平民;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以色列也應該減少殺戮,今天轟炸的巴 勒斯坦人將會是他永遠的鄰居。
This last point speaks to the test of effectiveness. Israel said at first that, much as it would like to topple Hamas, its present operation has the more limited aim of 「changing reality」 so that Hamas stops firing across the border. But as Israel learnt in Lebanon in 2006, this is far from easy. As with Hizbullah, Hamas』s 「resistance」 to Israel has made it popular and delivered it to power. It is most unlikely to bend the knee. Like Hizbullah, it will probably prefer to keep on firing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hit, daring Israel to send its ground forces into a messy street fight in Gaza』s congested cities and refugee camps.
最後的這點是針對效能實驗說的。以色列最初表示希望推翻哈馬斯,同時也認為用軍事行動阻止哈馬斯向邊界對面發射火箭彈,力圖「改變現狀」的效果非常有限。 不過根據以色列從2006年黎巴嫩戰爭中的到教訓來看,這絕不是易事。在對待黎巴嫩真主黨的問題上,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抵抗」讓該組織變得久負盛名並且威 力無窮;絕不會屈膝低頭。哈馬斯的態度像黎巴嫩真主黨一樣:只要以色列敢於向加沙地區擁擠的城鎮和難民營派出地面部隊,發動棘手的巷戰,該組織應該會不計 後果堅持戰鬥。
Now cease fire
現在就停火吧!
Can Israel have forgotten the lesson of Lebanon so soon? Hardly. If anything, its campaign against Hamas now is intended to compensate for its relative failure against Hizbullah then. With Iran』s nuclear threat on the horizon, and Iranian influence growing in both Lebanon and Gaza, Israel is keen to remind its enemies that the Jewish state can still fight and still win. Precisely for that reason, despite its talk of a long campaign, it may be more receptive than it is letting on to an immediate ceasefire. Its aircraft have already pummelled almost every target in Gaza. Further military gains will be harder. A truce now, if Hamas really did stop its fire, could be presented to voters as the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of Israeli deterrence.
以色列能這麼快的忘記黎以戰爭的教訓嗎?只要以色列企圖用此次的巴以戰爭來彌補黎以戰爭時的失敗,就難以忘記。借助核武器的威脅,伊朗在加沙地區和以色列 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而以色列卻熱切的希望提醒對手注意到猶太國家依然善戰並將取勝。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與急剎車似的停火相比,以色列把長期戰爭掛在嘴邊的 態度反而更加令人接受。以色列戰機幾乎數次襲擊了加沙地區的每一個目標,不過進一步的軍事意圖已經很難實現。如果哈馬斯可以真正停止襲擊,那麼當前真正意 義上的停火將讓選民看到以色列威懾力的成功復甦。
But a ceasefire needs a mediator. Mr Obama is not yet president, and George Bush has so far hung back, just as he did in 2006 while waiting for an Israeli knockout blow that did not come. This time, he and everyone else with influence should pile in at once. To bring Hamas on board, a ceasefire would need to include an end to Israel』s blockade, but that would be a good thing in itself, relieving the suffering in Gaza and removing one of the reasons Hamas gives for fighting.
不過停火需要一個斡旋人。奧巴馬目前還沒有入住白宮,而布什卻表現出退卻;一如他在2006年表現處得那樣,那時他在期待這以色列可以重拳出擊,但卻遲遲 沒有出現。此次,他和每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應該適時出現。為了讓哈馬斯響應這次停火,以色列需要停止對巴勒斯坦的封鎖;而這本身對以色列也是一件好事情,因 為可以減輕加沙地區的痛苦並且減少哈馬斯發動襲擊的接口。
After that, Mr Obama will have to gather up what is left of 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 It is not all hopeless. Until this week, Mahmoud Abbas, the Palestinian president, was talking to Israel about how to create a Palestinian state in the West Bank and Gaza. But Mr Abbas presides over the West Bank only, and little progress is possible so long as half of Palestine』s people support an organisation that can still not bring itself to renounce armed struggle or recognise Israel』s right to exist. Since Hamas is not going to disappear, some way must be found to change its mind. Bombs alone will never do that.
在此之後,奧巴馬將必須號召解決中東地區問題全部的外交可能,而且似乎還有一線希望。直到本周,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一直在和以色列方面就在河西岸和加沙地 區建國的事情進行談判。但是阿巴斯只對河西岸負責,只要超過一半的巴勒斯坦人還支持哈馬斯,就基本上不存在取得進步的可能;因為該組織無法放放棄軍事鬥爭 或者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利。鑒於哈馬斯不會消失,必須設法改變他的想法;而單靠炸彈則永遠不會實現這個目的。
America's car industry No end to the nightmare
No end to the nightmare
Dec 30th 200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Detroit has been given a brief reprieve, but the threat of bankruptcy still looms
底特律得到暫時解救,但破產的威脅仍在逼近。
THE sense of relief in Detroit that greeted the $17.4 billion federal lifeline thrown by President Bush to General Motors (GM) and Chrysler just before Christmas is unlikely to last long. The terms of the bridging loans amount to a gun at the heads of the two carmakers and their stakeholders. Unless they use the next three months to negotiate a viable way forward, the loans will be called in at the end of March—and bankruptcy will follow.
通用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在聖誕節前收到了來自布什政府的174億美元的救濟,但底特律因此感到的解脫感不太可能持續太長時間,銀行臨時借款條約像一把 槍一樣抵著二大汽車製造商和他們的擔保人。除非他們能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商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否則這些貸款在三月底就會被收回——接下來就是破產。
In effect, the deal announced on December 19th is just one step short of the bankruptcy the carmakers have long insisted is not an option. 「If restructuring cannot be accomplished outside of bankruptcy, the loans will provide time for the companies to make the legal and financial preparations necessary for an orderly Chapter 11 process that offers a better prospect of long-term success,」 Mr Bush said. Dealers, bondholders, suppliers, unions and retirees are all going to have to make sacrifices, and with a speed and purpose that has hitherto been lacking.
實際上,12月19日發表的聲明只是破產前的第一步,汽車製造商長期堅持不是辦法,「如果在破產前不能完成重組,在貸款到期之前,會為公司按第11章進程 作出法律和財務籌備工作準備留好時間,以使其長遠前景變得更好。」布什說。商人,債券持有人,供應商,工會和退休人員都將不得不作出犧牲,到目前為止,這 些還缺乏一定的速度和目的性。
Dealers must face the fact that GM needs to cut their numbers and slim its bloated brand portfolio. In the past, they have used state franchise laws to make any such action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Another priority is to convert around 70% of GM』s outstanding debt into equity. Creditors will have to ask themselves whether that is their best option, given that bankruptcy would wipe out the value of their new shares. Suppliers, already hard hit by the collapse in car production, must decide whether to grant easier payment terms that will worsen their own cash positions.
商家必須面對通用汽車公司裁員和削減臃腫品牌資產的事實,在過去,他們曾通過國家特許權法阻止任何代價高昂的行為。另外,可以優先考慮將通用汽車公司 70%的債權轉換為普通股票。債權人會問他們哪一個是最好的選擇。在汽車產業中遭受重創的供應商必須決定是否同意接受會讓他們資金惡化的便捷的付款條件。
But the main focus of attention is bound to be the United Auto Workers union, which is loathed not just by those Senate Republicans whose refusal to vote for a bail-out bill forced Mr Bush to act, but by many ordinary Americans in less well-paid, less secure employment. At the very least, the union will have to advance the package of concessions it negotiated in 2007 to bring wages and benefits into line with those at foreign-owned 「transplant」 factories by the end of 2010. Even that may not be enough, since the terms apply only to new recruits, not existing workers.
但是主要注意的焦點是,美國汽車工人聯盟理應負責任。這個聯盟不僅被拒絕為挽救法案投票迫使布什採取行動的共和黨議員厭惡,同時也被一些低收入,工作沒有保障的美國人厭惡。
至少,聯盟應該推進在2007年談到的一系列的特許,在2010年年底,為在「轉手給外國人的」工廠裡工作的人提供薪金和福利。即使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該條款只適用於新聘人員,而不是現有的工人。
Union leaders have signalled a willingness to give ground, but if they give too much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win their members』 backing. Many workers feel unfairly picked on, and others may hope for a better deal when there are bigger Democratic majorities in Congress and Barack Obama is in the White House. That could prove a fatal miscalculation. The incoming administration was almost certainly consulted about Mr Bush』s rescue, and Mr Obama has already made it clear that he will not be a soft touch for Detroit.
工會領導人發出了願意讓步的信號,但如果他們退讓太多了,可能不會贏得會員們的支持,許多工人認為選擇是不公平的,另一些人希望當民主黨在國會佔大多數席 位和奧巴馬入主白宮後,會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想法是個致命的錯誤,下一任統治者肯定會向布什咨詢救援方案。奧巴馬也表示他不會對底特律手軟的。
Even if a new deal for the carmakers is put on the table in March, they may not like it any better. Many Democrats are determined to show their green credentials by forcing Detroit to build more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 as a condition for federal aid—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 market for them. Toyota』s decision in December to postpone indefinitely production of its Prius hybrid at a new factory in Mississippi ought to be a reality check for politicians who want to tell carmakers what they should build, but will probably not be.
儘管針對汽車製造商的新措施將會在三月份出台,可能也不會有好轉。許多民主黨人決定將綠色資格證明作為聯邦政府援助的一個條件,向底特律施壓,強迫他們制 造更多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不管這些車是否有市場。豐田公司在12月決定無限期推遲他們在密西西比州一個新工廠生產的普銳斯混合動力車,讓那些指導 汽車生產商應該製造什麼的政治家來核查,但這可能不會實行。
The biggest reason why Detroit』s anguish is far from over is that there is no sign of any easing of the conditions that precipitated the crisis. PricewaterhouseCoopers, a consulting firm, predicts that light-vehicle sales in North America for 2009 will fall a further 17% to 10.8m. And on December 22nd Toyota said it expected to make a $1.7 billion operating loss for the financial year, its first since it began reporting earnings in 1941. Japan』s second-biggest carmaker, Honda, also expects to dip into the red. If even those paragons of efficiency are feeling the pain, what chance is there that Detroit can turn itself around by March?
底特律的痛苦還遠遠沒有結束最大的原因是,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危機得到緩解,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是家咨詢公司,它預計北美地區2009年的輕型車的銷售會 進一步減少17%,削減至10.8萬輛。12月22日,豐田公司稱預計今年將有17億美元的營業虧損,這是它自1941年來的首次虧損。日本的第二大汽車 製造商本田公司也表示預計會有財政赤字。 如果連這些生產模範都感到痛楚,底特律在三月底會有什麼轉機?
On December 29th the government said it would provide $6 billion to stabilise GMAC, a finance company part-owned by GM that is turning itself into a bank. Realistically, the most GM can hope for is that it will have done enough by March to keep the drip-feed going until the second half of 2009, when things may start to improve. As for Chrysler—don』t even ask.
12月29日,政府表示會撥款60億美元以穩定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是通用汽車公司下面的一個金融公司,即將改組為銀行控股公司。實際上,通用則希望貸款能在三月份就啟動並一直持續到2009年下半年,等形勢有了好轉再說。——至於克萊斯勒,問都不要問。
林 行 止 : 經濟學說如時裝賺錢最難下苦功
克魯明昨天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指出,世界性 工業產量下降、銀行信貸收縮、工商業對投資日趨謹慎、消費者消費意欲降溫,這種情況,正是大蕭條的前奏。 對於主流經濟學學者,當前經濟可能陷入蕭條,必然大出意外,因為八十年代以還,主導經濟政策的經濟學認為蕭條已成歷史陳跡。能夠打破經濟循環的「宿命」, 經濟學家躊躇自得的心情,不難想像。
理性預期學派大師盧卡斯早於二○○三年便斷言,由於財金當局掌握了更多有效調節市場的工具,因此 蕭條不可能再現;佛利民更雄辯地強調只要當局注入充足 的「流動資產」(liquidity),蕭條便無立足之地(貝南奇對此完全同意)。佛老的主張,等於說貨幣政策遠較凱恩斯力陳政府應以赤字預算刺激經濟的 財政政策更為有效。佛利民有一、二十年的輝煌歲月,可惜好景不常,貨幣學派暫時失效;取而代之的當然是期內被打入「冷宮」的凱恩斯學說……。
數十年來,旁觀不同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為宣揚所學爭辯得面紅耳赤,他們還為說服當局採納其學說而互相攻訐,在說理論辯之下各出奇謀,令筆者不僅有「標 榜清高的學者身在名利場」的感覺,同時愈來愈覺得經濟學理論有如時裝,數年或十數年一變,有時流行及地長裙、有時時興過膝短裙,長裙和短裙各擅勝場,只是 長裙流行太久短裙便悄然崛興,反之亦然。基於這種現實,所宗互異的學者和論者根本不必排斥對手,更不可在宣揚「真理」的藉口下指著對手鼻子大罵。學說能自 成一家,必有足以自圓其說的道理,而其被採納融入政策,必能在特定時期特殊情況下發生積極作用。但它們不是恆久不變的真理!
非常明 顯,目前凱恩斯學說捲土重來,又佔上風,奧巴馬新政府重財政政策輕貨幣政策已成定局;不過,目前不少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經濟病入膏肓,根基腐爛, 僅是「大興土木」,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他們因而作出具體建言(見十二月二十九日本欄);克魯明昨天的文章進一步提出「治病救人」的建議,然而,筆者擔心這 有點像主張提高人的品質應從幼稚園教育做起,雖是治本之道,能否收效卻難評估,一來「長期工程」可能變質,二來則可能費時失事,救不了「近火」。不過,哈 佛名家格萊沙(E. Glaeser)昨天在《波士頓環球報》的短文,要言不煩,指出財政政策應包括大幅調降低收入階層的稅率(唯此階層的人才會把大部分減稅所得消費淨盡)及 津貼地方政府─目前不少州政府受財赤困擾而收縮州內基建,令經濟惡化,打破這種困局,聯邦政府應予撥款。總而言之,目前的經濟情況令有心人憂心忡忡。和 「財經演員」見股市強力反彈便順藤摸瓜順水推舟認為後市可再上層樓因而腔調興奮雀躍不同,經濟學家,不論屬於哪一學派,面對令人沮喪的統計數字,想法不會 為股市升沉所左右,他們對今年的經濟前景無論如何樂觀不起來。
二、
投資者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有效益地運用手上的 資金,如今利率似有若無,雖然通縮可能出現(石油及主副食品價格暴挫有以致之),但收息有如雞肋,在 這種情形下,投資者得大動腦筋,為自己的資金找尋最佳出路─做自己資金的主人,是本報數十年來對投資者的「忠告」,經歷金融海嘯,投資者這種意識要加強。
在政府大量投資的行業如傳統基本建設(修橋築路建發電站等),可能發現有效管理盈利穩定增長的公司;出現供求瓶頸的原料,價格亦可看好;此外,開發電 腦保安(computer security)軟件公司、拓展醫療保健特別是個人藥物(personalized medicine,有如對不同體質患者開不同處方的中醫)、應用生物以至研究幹細胞的企業,其中必有「未來之星」,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
筆者認為當紅行業中的優質公司有可為,還因奧巴馬上台後財赤會進一步擴大,其衍生的種種變數不利美元卻有利股市。今年內美國政府將發行高達三萬億(美 元.下同)以上的債券(比○八年多三倍!),可是,外國買家對美債的態度肯定不若過往熱衷(北京便一再暗示不會「加碼」),補此不足的唯一辦法是增發鈔 票,結果是美元滙率下挫(美元貶值),因此,從今而「後」,持有大量美元肯定不是最佳策略,如果習慣持有美元,也許「通脹指數順應」的政府債券是次佳選 擇。政府層次的投資策略亦應如是,中國可能有序地分散投資,減低持有美債的比率,改而在世界股市購進一些有良好業績紀錄公司的股票,IMF前首席經濟學 家、現任哈佛教授的洛可夫(K. Rogoff)去周在其辛迪加(在多家報刊刊出的專欄)文章中,便指出目前中國主權基金處於絕對有利地位,因為西方企業股價不少已物超所值,目前正是擇肥 而噬的大好時機。
股市永遠有升有跌,在大熊市中亦有進入牛市的行業和公司……。投資者要深切體認,賺錢是世上最艱難的事,要在股市中有所斬獲,花點時間鑽研是最起碼的工作。
<<轉載自信報>>
曹 仁 超 : 好好利用1月反彈
我地生活喺24/7資 訊世界(即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被資訊轟炸),例如深夜3時仍起身睇美股升定跌。資訊太多、智慧太少。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減少上 網、睇報紙、電視及聽收音機……減少接收無謂資訊,只追隨趨勢,溝上唔溝落,止蝕唔止賺。得閒仲要睇番多D投資有關嘅書。
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2009 年Think strategically(策略地利用股市出錯去獲利),Think exclusively(資訊毋須太多但要獨有性,即你知道別人唔知鮋資訊),Think globally(放眼看世界,從美股角度考慮港股問題,從A股角度思考港股未來),Think chaotically(利用股市混亂期從中摸魚,例如VIX高於80甚至90時入市,一於混水摸魚,愈亂愈好),Think currencies(由美元、日圓、歐羅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只係港元),例如歐羅回落對思捷環球(330)鮋影響等等,Think real(由商品角度想問題,例如鋁價回落、油價回落鮋影響……)。
2009年絕對唔係容易賺錢年。請做一個Time Trader(捕捉何時入市、何時離市嘅機會主義者),把資訊變為金錢。
1930 年美國通過《Smoot - Hawley Tariff Act》,令美國走向保護貿易主義。1931年法國入口食物稅率已高達53%、澳洲入口稅高過59.5%、意大利66%、德國80%、西班牙100%…… 各國向入口貨大幅抽稅,引發全球大蕭條。1990至2007年世界貿易量上升四倍,因平均關稅率由1990年26%降至2007年8.8%。但近期印尼宣 布限制五百多種產品入口,俄羅斯則限制汽車、雞肉及豬肉入口,法國限制外國公司收購法國公司,阿根廷及巴西限制酒、皮革製品等產品入口,印度對大豆油入口 抽稅升20%。貿易保護主義係咪2008年起抬頭?!
2009年美元又再回升,因歐羅區1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跌至33.9(11月份 35.6),係十一年內新低。英國2008年第四季樓價較2007年同期下 跌16.2%,係近二十五年內最大跌幅。呢次美國經濟衰退已傷及銀行系統。參考歷次衰退,一旦銀行系統受損,經濟便唔易復甦。根據馬利蘭大學Carmen Reinhart教授及哈佛大學Kenneth Pogoff最近所出嘅報告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機後嘅餘波)提出,正常商業周期衰退同金融危機所引發衰退嘅分別,在於後者往往較前者嚴重。一、地產價格平均跌幅35%或以上、時間 超過三年半。二、銀行危機之後必引發生產下降及失業率上升,平均維持四年。三、政府負債大幅上升,平均升幅達88%。兩位大學教授估計,英、美失業率未來 最高可達11%。GDP將較2007年高峰期減少9.3%,衰退唔可能响2009年結束;近期股市回升只係風眼。2007年3月分析員曾估計,2008年 標普五百每股獲利92美元,2009年1月2日已修正為48.05美元。展望2009年標普五百每股純利,响2008年3月20日曾估計每股可獲利 81.52美元,到2009年1月2日已改為每股獲利42.26美元。
如上述修訂正確,即2009年標普O將高達二十二倍,2008年股市跌幅並未扣除未來衰退鮋影響,只係反映咗2008年業績下滑而已。一旦完成反彈,未來股市又再充滿淚水。請好好利用2009年1月股市反彈期減持股票——因未來熊市日子仍十分長。
2009 年起美債開始回落(2008年升幅達13.7%),美債泡沫會否喺2009年內爆破?Action Economics分析員Kim Rupert肯定依家美債已過度超買,一旦情況改變,每個人又奪門而逃,將令美國另一個泡沫爆破。JP摩根Thomas Lee估計,未來政府將動用10萬億美元債券去bailout各企業,最終引發債券市場崩潰,估計危機喺2009年爆發,只係唔知邊一天。高盛分析員 David Kostin指出,2008年年底十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2.4厘,11月中仍有3.85厘(2008年初3.91厘);2009年債券利率會否止跌回 升?!
未來分析着重中長線
有40%美國國債將喺一年內到期,即政府必須發行更多國債去支付上述到期債券。Wrightson ICAP分析員Lou Crandall質疑美國政府响2009年能否搵到咁多債券新買家?2009年國會唔打算加稅,亦唔打算削減開支,但奧巴馬及民主黨要求新增開支及減稅共 8500億美元。估計2009年美國政府必須增加負債2萬億美元(依家美國政府負債107000億美元,其中43000億美元由政府其他機構如社會保障基 金等持有,即私人持有64000億美元,相等於GDP 40%)。2008年10月止外資共持有3萬億美元債券,最大債主係中國,其次係日本,2008年10月持有量上升42%;英國及加勒比海各銀行2008 年持美債量亦上升一倍。2007年日本政府負債係GDP 182%、德國係GDP 65%,兩者負債比重皆超過美國。2009年美國再增2萬億美元負債後,亦只佔GDP 53%,仍未及日本同德國;分別係日本政府債券及德國政府債券大部分由日本人及德國人持有,而美國政府債券唔少外國政府持有。一旦中國、日本及產油國唔再 吸納美債,美國債券便非常麻煩!但穆廸分析員Steven Hess唔同意上述分析,佢認為上述只係危言聳聽。穆廸公司仍給予美債3A評級,並唔認為有問題。但願如此!
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每周同大家見面一次,唔再日日見面。分析方面更着重中長線而棄短線。首先推介呢期《信報月刊》,唔係因為改版,而係內裏有一篇文章——利用奇門遁甲分析世界局勢,十分精彩。
我 老曹十五歲到十九歲時亦有睇有關奇門遁甲嘅書籍,限於當時年幼領略力唔高;加上離開學校後便漸少研究,因為以當時自己智慧,對此門學問感到莫測高深。年 紀愈大,愈發現前人嘅智慧;利用奇門遁甲(二十年一大變),發現1950、1970、1990、2010年皆主變。1949年新中國成立;1969年珍寶 島事件中俄交惡,引發尼克遜總統訪華,中國由親蘇到親美。1989年發生乜嘢事?大家都知道。至於2010年中國經濟會否轉型成功,由出口導向改為內部消 費帶動?有待觀察。
根據《河洛書》(亦係二十年一變),此乃中國地運,即1944年、1964年、1984年、2004年起運。1945 年乃中國勝利,日本大敗;1964年 中國大躍進失敗,劉少奇成為權力核心,中國經濟開始好起來,可惜196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重新掌權、帶來中國十年浩劫。1984年中英達成1997 年7月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中國開始行好運。2004年中國已加入WTO,全面國際化。
再以經濟循環周期睇,香港1949年入運。第一個二 十年工業運(1949到1968年);第二個二十年房地產運(1969到1988年);第三個二十年金 融運(1989到2008年)。香港連續行咗三個好運共六十年,工業由興起到下沉(1949至1978年興起,1979年起下沉),地產運亦由興起到下沉 運(1967至1997年興起,1998年起下沉);金融運完成興盛期(由1976年興起到2007年見頂)。香港行完三個大運後,擔心由2008年起未 來二十年冇運行,因工業核心自1980年起內移,地產業亦由1997年起內移,恐怕金融業由2008年起亦開始內移。
至於中國,1978年起運,首二十年工業運到1997年,另二十年房地產運由1998年起步到2017年才完成。即內地房地產完成短期整固後,將好到2017年,好到你唔信。然後再行金融運,由2018年起運到2037年才完成。即中國仍有三十年好運行。
兩者相結合,2008年起香港雖然冇運行,但因依附中國,香港經濟未來二十年仍不太冷,只係主客地位互調。即1978至1997年香港為主、中國為客;1998至2017年香港地位日沉、中國地位冒起。2018年以後中國為主、香港為客。
上述乃我老曹對香港、中國經濟未來宏觀圖,係利用西方循環理論結合東方《河洛書》與《奇門遁甲》等折算出來。相信另一個中國大運由2011年開始,至於1909年及2010年中國仍係見龍在田(香港早已成為亢龍,進入亢龍有悔期)。
中國迎接人才回流潮
由 大循環理論(五百一十年東方,五百一十年西方)睇,金融風暴後,國際資本流動將由過去流向西方(例如美國)轉為流向東方(以中國為主)。中國因面對大量 資金流入,而推高人民幣滙價及壓低人民幣利率,估計未來中國「雙順差」形勢不變,只係外滙儲備增幅放緩,引發中國內需型經濟發展。中國投資將由向外改為向 內!今天中國一如七十年代台灣,已引發人才回流潮。數以萬計嘅學者、企業家、富裕中國人正回流中國,帶來知識、資金及新觀念。估計2005年至今已有二十 萬海外華人回流(而且係高質素),未來大力協助中國經濟轉型成功!
全球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20%,香港成功率為10%,中國成功率只有 1%!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學生思考敏捷、視野開闊,遠遠超過上一代,例如今天鮋科網股 大部分便喺七十年代創業。點解外國成功率20%,香港只有10%,中國更低至1%?就係西方經濟環境較易創業成功,香港單係貴租已令創業較西方慢一倍。至 於中國,制度上限制咗年輕人創業,因此如想創業請去外國,而唔會回中國。
<<轉載自信報>>
國 際 視 野 : 油 價 低 殘 易 升 難 跌
油 價 於 去 年 7 月 11 日 升 抵 147.27 美 元 的 紀 錄 新 高 後 節 節 敗 退 , 12 月 9 日 曾 經 觸 及 32.40 美 元 , 不 足 5 個 月 時 間 跌 去 了 接 近 115 美 元 , 但 近 日 油 價 又 輾 轉 回 升 , 昨 日 更 曾 升 越 48 美 元 , 較 低 位 反 彈 了 五 成 。
早 前 曾 有 多 家 投 資 銀 行 發 表 報 告 , 指 油 價 有 機 會 跌 穿 30 美 元 , 最 悲 觀 的 看 法 是 20 美 元 亦 難 以 守 得 住 , 但 這 些 大 行 報 告 慣 於 「 升 時 唱 好 、 跌 時 看 淡 」 , 對 所 設 目 標 價 的 原 因 往 往 說 不 出 所 以 然 來 , 例 如 高 盛 於 油 價 升 至 140 美 元 時 高 呼 會 見 200 美 元 , 若 不 假 思 索 跟 隨 其 報 告 入 市 , 很 容 易 焦 頭 爛 額 。
油 價 會 否 跌 至 低 於 30 美 元 一 桶 ? 世 上 沒 有 絕 對 不 可 能 發 生 的 事 , 但 冠 一 已 在 此 分 析 過 , 多 個 產 油 國 的 開 採 成 本 皆 超 過 40 美 元 , 即 使 肯 做 蝕 本 生 意 , 又 能 維 持 多 久 ? 更 何 況 不 少 海 灣 國 家 在 去 年 制 訂 預 算 案 時 皆 以 逾 百 美 元 的 油 價 作 指 標 , 以 現 時 油 價 計 算 , 將 難 免 錄 得 龐 大 財 政 赤 字 ; 亦 有 國 家 因 賣 油 收 入 大 增 , 以 為 鴻 鵠 將 至 而 大 興 土 木 , 如 今 更 是 苦 上 加 苦 , 不 少 大 型 基 建 項 目 皆 已 叫 停 。
油 組 上 月 決 定 減 產 220 萬 桶 , 沙 地 和 阿 聯 酋 兩 大 產 油 國 更 已 身 體 力 行 , 分 別 於 本 月 和 下 月 正 式 減 產 , 與 以 往 經 常 有 油 組 成 員 陽 奉 陰 違 , 口 頭 贊 同 減 產 卻 暗 中 增 產 有 別 , 可 見 大 家 均 已 意 識 到 問 題 嚴 重 性 。 當 日 高 調 派 出 龐 大 代 表 團 以 觀 察 員 身 份 參 與 會 議 的 俄 羅 斯 , 雖 然 未 參 與 減 產 , 但 近 日 亦 有 消 息 指 可 能 會 加 入 油 組 , 大 家 日 後 同 坐 一 條 船 。
油 價 大 幅 反 彈 , 表 面 上 是 地 緣 政 治 局 勢 造 成 ─ ─ 以 色 列 大 舉 襲 擊 加 薩 地 帶 , 並 策 動 地 面 戰 , 伊 朗 昨 日 呼 籲 產 油 國 停 止 向 支 持 以 色 列 開 火 的 國 家 供 應 石 油 ; 俄 羅 斯 亦 因 價 格 談 不 攏 而 宣 佈 於 元 旦 日 開 始 向 烏 克 蘭 「 斷 氣 」 , 令 能 源 市 場 氣 氛 趨 於 緊 張 , 但 實 際 上 仍 與 兩 大 耗 油 國 難 脫 關 係 。
中 美 擬 增 石 油 儲 備
美 國 能 源 部 已 表 示 會 趁 油 價 低 殘 , 把 戰 略 石 油 儲 備 補 充 至 上 限 , 採 購 計 劃 預 計 於 今 年 上 半 年 進 行 , 購 買 量 為 2500 萬 桶 , 約 每 日 14 萬 桶 ; 中 國 國 家 能 源 局 局 長 張 國 寶 亦 撰 文 稱 , 國 家 應 利 用 全 球 能 源 需 求 下 降 的 契 機 增 加 戰 略 石 油 儲 備 , 兩 國 加 起 來 相 信 已 可 填 補 需 求 每 日 下 降 45 萬 桶 的 大 半 缺 口 。全 球 面 臨 衰 退 , 石 油 需 求 難 免 下 降 , 但 油 價 暴 跌 逾 110 美 元 , 再 跌 空 間 又 有 多 少 ? 何 況 石 油 供 應 長 期 而 言 日 見 減 少 , 油 價 在 40 美 元 水 平 , 總 覺 易 升 難 跌 !
實 戰 理 論 : 數 據 續 差 股 市 續 升
股 市 再 挾 上 , 淡 友 有 得 震 冇 得 瞓 。 早 前 筆 者 已 提 出 , 在 主 流 評 論 傾 向 於 看 1 月 份 市 況 會 大 幅 下 調 之 時 , 造 就 了 大 好 的 挾 淡 倉 時 機 。
1 月 份 將 有 大 量 的 數 據 及 業 績 公 佈 , 不 明 朗 的 因 素 較 多 , 但 同 樣 地 , 人 人 早 已 作 出 預 期 , 到 時 數 據 真 的 很 差 , 是 否 代 表 股 市 一 定 會 跌 呢 ? 基 本 上 , 自 去 年 10 月 底 至 今 , 大 市 都 是 在 很 差 的 數 據 之 下 , 拾 級 而 上 。 而 且 , 升 市 並 不 是 只 升 指 數 , 而 是 很 多 本 來 頗 為 弱 勢 的 股 份 , 也 能 從 低 位 大 幅 回 升 。 從 經 驗 所 得 , 這 是 股 市 步 入 牛 市 一 期 的 徵 兆 , 情 況 跟 當 年 沙 士 時 期 的 牛 市 一 樣 。 成 功 的 投 資 者 一 定 要 懂 得 從 經 驗 中 吸 取 教 訓 , 錯 了 也 不 知 甚 麼 原 因 才 是 最 致 命 。
市 場 上 最 多 人 犯 的 錯 , 就 是 只 看 眼 前 及 一 些 滯 後 的 數 據 , 對 前 景 完 全 缺 乏 前 瞻 性 的 能 力 。 例 如 人 民 幣 升 足 數 年 , 才 大 大 聲 叫 人 買 人 民 幣 。
切 忌 只 看 滯 後 數 據
|
股 市 於 去 年 10 月 底 , 因 基 金 執 笠 及 去 槓 桿 化 而 加 速 見 底 , 正 是 早 走 於 經 濟 而 見 底 。 在 見 底 前 後 開 始 月 供 股 票 , 是 散 戶 長 線 投 資 的 最 佳 策 略 。 此 方 式 其 實 是 要 審 時 度 勢 應 用 的 , 就 是 在 惡 劣 環 境 之 時 用 , 當 股 價 大 升 之 後 , 就 不 要 再 供 啦 !
昨 日 三 大 電 訊 股 並 駕 齊 升 , 今 次 似 乎 要 將 3G 發 牌 作 好 消 息 炒 。 其 實 電 訊 股 是 好 是 壞 根 本 沒 有 定 數 , 要 看 大 戶 如 何 部 署 而 已 。
要 造 淡 就 話 政 策 傾 斜 不 利 中 移 動 ( 941 ) ; 要 造 好 , 就 是 龍 頭 地 位 誰 可 代 替 , 政 策 ? 可 以 傾 斜 利 好 它 都 得 !
作 者 沈 振 盈 為 證 監 會 持 牌 人 士
社 會 保 障 與 馬 多 夫
呢 幅 漫 畫 對 白 認 真 抵 死 。 世 人 皆 嘆 息 馬 多 夫 與 一 般 種 金 案 , 何 解 可 以 呃 到 咁 多 人 , 其 實 我 哋 人 人 呃 緊 自 己 。 美 國 之 社 會 保 障 制 度 , 全 無 儲 備 金 作 支 援 , 總 之 係 由 新 一 代 納 稅 人 交 稅 , 從 稅 款 中 撥 錢 支 付 上 一 代 納 稅 人 ( 退 休 人 士 ) 嘅 社 會 保 障 金 , 方 法 基 本 上 與 龐 氏 騙 局 Ponzi Scheme 相 同 , 兩 者 皆 建 基 於 一 個 重 要 假 設 : 就 係 後 來 者 源 源 不 絕 , 新 人 嘅 錢 足 夠 支 付 舊 人 嘅 需 要 , 而 同 時 不 會 有 突 發 性 大 事 , 導 致 擠 提 。 馬 多 夫 騙 局 死 在 十 二 月 初 有 大 批 舊 投 資 者 要 求 贖 回 ( redemption ) , 一 個 星 期 的 數 目 達 到 七 十 億 美 元 , 馬 多 夫 無 法 應 付 , 唯 有 向 自 己 兩 個 仔 和 盤 托 出 , 承 認 行 騙 。 兩 個 仔 聽 完 , 行 出 家 門 , 就 去 報 警 ( 按 : 其 中 一 人 交 幾 百 萬 美 元 畀 老 竇 投 資 ! ) 。
擠 提 或 者 係 私 人 公 司 最 怕 見 到 嘅 , 政 府 怕 唔 怕 畀 人 民 擠 提 ? 至 目 前 為 止 , 大 家 假 設 係 唔 會 , 美 國 政 府 可 以 印 銀 紙 , 一 味 派 錢 。 諗 深 一 層 , 美 國 係 發 展 國 家 中 比 較 罕 有 例 子 , 就 係 人 口 數 目 持 續 上 升 , 美 國 人 喜 歡 生 育 , 新 移 民 又 多 , 所 以 新 一 代 納 稅 人 起 碼 唔 會 少 過 上 一 代 , 但 在 歐 洲 、 日 本 、 香 港 , 生 育 率 嚴 重 偏 低 , 人 口 快 速 老 化 , 新 一 代 納 稅 人 嘅 數 目 卒 之 會 少 過 上 一 代 , 在 可 見 的 未 來 , 呢 地 方 就 會 出 現 「 以 寡 養 眾 」 嘅 現 象 , 社 會 保 障 之 「 龐 氏 騙 局 」 無 法 子 維 持 下 去 。
故 此 有 人 倡 議 在 香 港 搞 全 民 保 障 , 不 妨 諗 清 楚 先 , 香 港 是 否 可 以 承 擔 。 目 前 全 香 港 大 概 只 有 特 區 政 府 有 長 俸 制 , 公 務 員 攞 咗 長 俸 , 五 十 五 歲 或 六 十 歲 退 休 , 生 活 多 四 十 年 ( 以 目 前 健 康 水 平 及 醫 療 水 平 而 論 ) , 十 分 快 樂 , 但 特 區 政 府 之 長 俸 , 在 會 計 學 上 是 unfunded liabilities , 每 年 支 付 款 項 不 斷 增 加 ( 退 休 人 數 增 加 與 平 均 壽 命 延 長 ) , 本 質 上 亦 係 一 個 「 龐 氏 騙 局 」 之 基 本 模 式 , 政 府 不 能 不 理 會 其 中 隱 憂 。 記 住 ,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無 能 力 印 銀 紙 !
一 問 就 啞 了
因 為 管 治 一 個 地 方 , 最 怕 思 維 出 現 殘 障 , 管 理 殖 民 地 , 英 國 人 只 講 「 常 理 」 ( common sense ) , 用 常 理 來 判 斷 , 就 是 對 抗 謬 誤 的 最 佳 辦 法 。
譬 如 高 官 帶 頭 消 費 , 表 演 購 物 騷 , 其 謬 誤 在 哪 ?
在 於 高 官 個 個 都 月 入 三 四 十 萬 , 你 買 幾 千 元 手 信 , 登 頭 條 、 上 電 視 , 是 一 項 公 關 任 務 。 身 為 小 市 民 , 減 薪 裁 員 , 在 邏 輯 上 , 不 可 能 跟 從 高 官 掃 貨 , 成 為 一 種 慣 常 行 為 。
為 什 麼 ? 因 為 不 久 之 前 , 還 有 一 位 女 高 官 呼 籲 : 香 港 的 打 工 仔 , 應 該 收 取 半 薪 。 但 是 , 政 府 的 高 官 包 括 她 自 己 , 卻 絕 不 會 半 價 支 薪 , 因 為 特 區 政 府 以 高 薪 招 攬 「 精 英 」 入 閣 , 理 由 正 是 : 如 果 不 以 高 薪 , 對 於 中 環 商 界 的 精 英 , 就 沒 有 吸 引 力 。
這 就 是 管 治 思 維 之 謬 誤 。 政 府 高 官 叫 市 民 多 購 物 , 但 香 港 人 沒 有 高 官 之 高 薪 特 權 , 怎 樣 學 高 官 的 消 費 行 為 ? 政 府 官 員 可 以 祭 出 一 句 濫 調 : 「 要 在 消 費 和 節 約 之 間 謀 取 平 衡 。 」
「 在 發 展 經 濟 和 環 保 之 間 謀 求 平 衡 」 、 「 在 壓 抑 通 脹 和 刺 激 增 長 之 間 謀 求 平 衡 」 , 與 什 麼 與 什 麼 之 間 謀 取 平 衡 , 是 從 英 語 的 官 腔 那 學 來 的 。 英 國 交 通 大 臣 達 靈 , 接 受 電 視 訪 問 時 說 : 「 我 們 要 在 令 國 民 旅 行 便 捷 和 遵 守 環 保 義 務 之 間 謀 求 平 衡 。 」 ( We've go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nabling people to travel and meeting our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
交 通 大 臣 的 官 腔 , 立 時 遭 到 輿 論 駁 斥 : 所 謂 「 在 A 和 B 之 間 謀 求 平 衡 」 , 是 一 個 政 府 在 面 對 艱 巨 的 兩 難 挑 戰 時 , 無 法 作 出 抉 擇 的 藉 口 。 如 果 他 想 說 真 話 , 應 該 是 : 「 為 了 令 公 民 盡 保 護 環 境 的 義 務 , 減 少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 就 要 令 公 民 旅 行 得 少 一 點 。 」 在 兩 者 之 間 , 不 是 要 謀 求 平 衡 , 而 是 重 新 定 下 什 麼 是 優 先 。
這 種 廢 話 , 最 受 平 庸 和 懶 惰 的 人 歡 迎 , 以 為 是 「 客 觀 」 和 「 穩 健 」 的 同 義 詞 , 但 受 不 起 考 驗 , 一 拆 就 穿 崩 。
高 官 三 四 十 萬 月 薪 , 而 你 減 了 薪 , 只 剩 一 萬 二 , 而 且 你 不 像 他 們 , 一 旦 退 休 , 還 可 以 每 個 月 領 五 六 萬 長 俸 到 斷 氣 的 一 天 。 怎 樣 在 今 天 「 消 費 」 和 「 為 明 天 更 艱 難 的 時 刻 作 準 備 」 之 間 謀 取 平 衡 呢 ? 你 一 問 他 , 他 就 會 啞 的 , 他 答 不 上 來 , 但 他 每 月 三 四 十 萬 , 他 在 花 你 養 他 的 錢 。
「 論 中 國 古 代 史 的 文 字 」
首 先 要 說 的 , 是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之 前 不 應 用 the 字 。 History 指 「 歷 史 」 , 一 般 不 用 the 作 冠 詞 , 除 非 history 之 後 有 of 或 which 帶 出 的 界 定 語 , 例 如 : ( 1 ) All great events and personalities in world history reappear in one fashion or another ( 世 界 史 上 所 有 大 事 、 大 人 物 , 都 會 以 某 種 形 式 重 現 ) 。 ( 2 )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the history of a privileged few ( 世 界 史 無 非 少 數 有 特 權 者 的 歷 史 ) 。 ( 3 ) There is nothing new in the world except the history (which) you do not know ( 世 上 沒 有 新 奇 的 事 , 只 有 你 不 知 道 的 歷 史 故 事 ) 。 這 三 句 一 出 自 德 國 哲 學 家 黑 格 爾 , 一 出 自 美 國 小 說 家 米 勒 , 一 出 自 美 國 總 統 杜 魯 門 。 讀 者 那 一 句 , 要 保 留 the , 就 應 改 為 He wrote an article o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 o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
說 「 一 段 歷 史 」 , 則 history 可 冠 以 a 或 an , 例 如 :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a long history ( 中 國 語 言 有 一 段 悠 長 歷 史 ) 。
至 於 o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是 「 賓 補 」 還 是 「 後 置 定 語 」 , 文 法 家 恐 怕 會 有 不 同 叫 法 , 但 我 認 為 那 位 讀 者 不 應 研 究 。 這 樣 的 片 語 , 稱 為 介 系 詞 片 語 ( prepositional phrase ) 就 可 以 。 學 英 文 , 大 可 不 必 逐 字 逐 詞 分 析 其 文 法 類 別 , 否 則 你 只 會 茫 然 自 失 越 想 越 糊 塗 , 非 徒 無 益 , 而 又 害 之 !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曹 仁 超 : 大市短期仲有得升
去年恆指暴跌48%,係1974年以來最大跌幅。去年透過配售新股集資1010億元、公開招股集資532億元及供股集資399億元,即全年集資共 1941億元。恆指平均O由2007年10月最高嘅二十三倍,回落到去年10月最低不足八倍。家嚇嘅八點三倍O,估計喺公佈咗去年業績後將上升到十一倍 (因去年唔少企業純利唔及2007年)。未來股市相信喺恆指平均O八至十二倍之間上落,直到去槓桿化完成為止。
今年策略係保護加進攻
我老曹1974年12月因做緊嘅投資公司自動清盤而失業,幸獲林行止兄邀請由《信報》撰稿員成為《信報》員工。1976年更獲邀認購《信報》股份(投 資 10萬元,兩年前以1500萬元售出),而成為股東及出任董事,開始寫「投資者日記」。至今年紀漸大,如仍然維持每天十二小時工作量,實在不勝負荷,因此 決定今年1月起改為每週只寫一篇,逢週一刊出。去年12月31日辭去公司執行董事一職,但仍擔任董事,以便自己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嘅嘢;同時,可與各 讀者保持每週神交一次。因日後花喺收集資料上嘅時間減少,分析能力能否一如以前?木宰羊。下周開始「日記」將改為「週記」,繼續同各位讀者「見面」。多謝 各位喺過去一段日子全力支持,我老曹以獲得全球最好嘅讀者為榮。
展望今年,高盛首席經濟分析師Jim O'Neill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可望溫和復甦,各地股市將從谷底回升,上演亮麗嘅反彈;摩根士丹利公司經濟學家Richard Berner博士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幅度唔超過0.9%,係1982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慢一年;瑞銀則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只有1%。 Berner博士認為,路透貸款定價公司公佈嘅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各大銀行發放貸款總額較2007年大幅下滑55%;信貸緊縮及資產價格下跌係去年衰退理 由,依家去槓桿化仍繼續,進一步資產減記及撥備令信貸響今年仍緊縮,消費下滑風暴至少要去到今年中期。
1974年經濟低潮及1982 年低潮係市場缺乏資金引發;呢次剛相反,無論機構投資者、個別投資者,甚至商界都大把資金,依家係無有吸引力嘅投資項 目。形成一旦發現投資對象,大量資金便投入,令股價迅速上升。相信今年內升幅超過50%嘅股份好多,問題係點喺佢地上升之前(或大升前)將佢搵出來。今年 投資策略係一方面保護你嘅財產(不忘止蝕);另一方面採取進攻型策略。每次經濟出現搵食艱難期,都係發達容易期。家嚇喺money market嘅資金相等於標普五百總市值50%,由此可見市場現金係幾咁充沛(或等入市嘅資金好多)。去年12月美國財政部推出320億美元一個月期國庫 券(接近零利率),仍有1280億美元競投。從呢點睇,呢個熊市二期好長,估計今年全年股市仍處熊市二期,玩個別發展,即炒股唔炒市。
消費業今年受苦
2月期油今天回落2.06%或4.6美元,見42.54美元,歐羅兌美元亦回落,因估計歐洲央行減息,今天喺東京見1.4美元及127.14日圓;估計今年上半年年中可見1.2美元;反之,英鎊今天回升多少,見1.4737美元。
1月1日起中國取消短期天然氣及煤價管制(上述管制去年1月生效),代表中國政府唔再擔心今年通脹壓力,相信短期內人民幣再減息。
去年上半年商品價格上升令資源股價格有支持。去年7月起商品價格急跌,令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全年回落36%,係1956年該指數成立以來跌幅最大一年;標普GSCI指數全年跌幅更達46.5%。如以去年高低差價計,無論原油、黃金、白 金、銅、鋁、錫及鉛等波幅之大皆可以「殺死人」。信用壓碎(credit crunch)所引發嘅全球經濟衰退,結束咗長達六年嘅商品牛市(即2001或02年開始嘅商品牛市,喺去年年中結束)。過去投資者曾希望透過中國、印度 及OECD國家decouple而支持商品價格上升,已證明係分析錯誤;商品大王羅傑斯所宣傳嘅商品超級牛市無法出現!因中國政府欲擴大內需去抵銷出口增 長放緩需時,相信喺2011年前未見功效。原油價格由去年7月147.27美元大幅回落,帶動其他商品價格回落;油價一度見36.94美元,估計今年內亦 好難重返60美元之上。最新數字係美國煉油設施使用率上週減少2.2%,至82.5%,令美國存油上升五十萬桶;美國汽油存量上升八十萬桶。美國汽油零售 價由去年7月每加侖3.631美元回落72.2%,至去年年底每加侖1.008美元;黃金表現好一D,喺去年全年仍升5.4%,以878.2美元收市,但 同3月份1030.8美元比較亦一樣係跌;去年金價上升主因係作為金融避難所之用,而唔係需求上升;白金去年跌幅39.2%,見924.5美元,較3月份 高位2290美元,跌幅好大,令南非礦務公司需減產。基本金屬例如銅下跌54%,去年7月一度見8930美元一噸;鋁下跌36.1%;去年農產品中升幅最 大係可可,上升70.8%,見二十三年新高價;糖升9%。
2008年正式結束,去年係美股自大蕭條後跌幅最大一年。2007年11月 當危機開始時,由政府高官至唔少經濟學家都一再保證2008年冇事;去年年 底佢地先話畀大家知有好多問題。我老曹相信1929至32年式大蕭條唔會歷史重演,美國今年或以後經濟表現亦唔係1990至2003年日式衰退,而係介乎 兩者之間。雖然唔少人認為股市喺去年10月(美股去年11月)結束熊市,但我老曹則相信,由去年10月27日起我地進入漫長熊市二期;股市近日上升只係糾 正由去年9月15日起因雷曼兄弟事件所引發嘅六星期過度拋售;相信恆生指數喺可見將來,無法重返雷曼兄弟出事前(即9月15日前)嘅水平;因恆指喺 20000點以上升幅由謠傳港股直通車所引發,呢D只係泡沫;喺可見未來,恆指50天移動平均線無法重返2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即確認牛市);因此,喺 可見將來,股市亦無法出現牛市!至於呢次熊市二期反彈能否收回前跌幅50%?木宰羊。
去年中國A股亦喺風風雨雨中度過,下週一A股先 開市。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為美國提供低通脹條件,格蛇乘機減息,令資金湧入美國房地產市場吹起巨大 泡沫;加上投資銀行把金融產品過度衍生化,美國地產泡沫終於喺2006年年中爆破,令CDO市場喺2007年面對壓力。隨住雷曼事件及次按危機蔓延到全 球;家嚇全球金融市場已進入去槓桿化,喺呢個方向唔停止前,令股市變牛市係無法誕生嘅。
《福布斯》雜誌公佈,去年世界富豪榜較 2007年財富縮水100億美元以上共二十四名!香港及內地縮水富豪以地產為主,例如碧桂園(2007)嘅楊惠 研縮水140億美元。全球首富股聖畢非德去年亦因巴郡市值下降32%而受影響。股聖接受彭博訪問時話,對佢個人而言一D影響都冇。1974年巴郡股價亦由 每股90美元回落到40美元;1998至2000年跌幅亦達50%,如自己夠長命,相信喺未來嘅日子,巴郡股價可升一倍或以上。
去年擁有2.5億美元以上資產嘅美國基金共一千五百九十一隻,但只有六間為股東賺錢!
新加坡宣佈,明年GDP將萎縮2%,出現1965年獨立以來最差一年。去年第四季GDP收縮2.6%,較第三季下降12.5%,第三季較第二季收縮 5.4%,令去年全年GDP只升1.5%及確認進入衰退。今年1月22日政府將提出刺激經濟方案。家嚇建築業係新加坡少數亮點之一,第四季上升 13.3%。
英國亦面對八十年代以來最嚴重一次衰退,並估計要到2012年經濟才復甦。
美元滙價可反彈
上週美國三十年期樓按固定利率已重返1971年前水平(5釐),能否阻止美國樓價喺今年進一步下跌?木宰羊。今年中國股市能否出現V形反彈?都係木宰 羊。中國經濟去年先有雪災、再加四川汶川大地震;加上9月份嚟自美國雷曼事件,可以話係內憂外患一齊嚟,令中國經濟出現急降溫,變咗「冰鮮雞」;成個中國 經濟被凍傷了。今年能否迅速復元?今年外圍市況仍面對次按危機,分析界擔心次按危機第二波喺今年3月開始。內地銀行資產負債表仍在衰落,美元滙價10月中 至12月中跌幅達8%,估計今年又再上升。擔心通縮喺美國出現而引發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理由係利率無法低於零,而CPI卻可以出現負數,令資本嘅真正成本上升,進一步打擊消費慾及投資欲,進而影響就業率及人均收入。
SOHO中國(410)董事長潘石屹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認為,一個更美好嘅新世界響摧枯拉朽中產生新嘅萌芽!家嚇SOHO中國持有150億元 人民幣現金,相信係全國現金最多嘅地產開發商。佢唔相信中國城市房屋平均價跌幅將超過30%及相信今年係中國地產尋底年。
三十年改革 開放政策令中國由貧窮走上小康。中國由計劃經濟(資源由權力分配,由中央計劃局支配),走向市場經濟(資源由市場決定,而唔受配額限制。再 唔係唔想買嘅嘢充斥商店,想買嘅嘢卻面對配額唔夠),係改革成果。至於開放就係同其他國家做生意,進行國際貿易,互通有無。例如中國造唔到大飛機便向美國 購買,中國以牛仔褲交換,條件係一億條牛仔褲換一架波音客機。呢個係雙方都冇蝕底而係雙贏,中國人因此可以坐飛機(唔係就冇飛機坐),美國人亦可平價買入 牛仔褲,唔使自己生產。以美國生產嘅條件,生產五架飛機較生產一億條牛仔褲便宜。家嚇用一架飛機便換到一億條牛仔褲,結果係雙贏。呢個係中國開放嘅結果。
問題係中國買入一架飛機後可用二十五年,但美國人買入牛仔褲後第二年便要再買,結果美國不斷向中國買牛仔褲,但中國唔使再買飛機,漸漸出現貿易唔平 衡,引發2007年次按危機。美國財長保爾森指出,危機由貿易唔平衡引發。有D國家儲蓄率太高;反之,美國儲蓄率太低。過去中國把出口賺回來嘅外滙用作購 買美債,令美債利率不升反跌,美國人冇因過度消費而令利率上升,直到次按危機爆發才出現急速調整。呢個唔平衡存在嘅時間太長,形成咗呢次調整幅度急且大, 到底要幾耐才完成,木宰羊。
去年起中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亦面對其他國家競爭;加上中國人亦唔可以永遠停留響低薪水平,呢個係任何國家 或地區經濟發展必走嘅路,美國、日本、台灣及 韓國都係咁。去年起中國經濟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工業轉向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包括零售、地產及金融領域去尋求更高利潤,情況好似八十年代嘅香港,漸漸向低薪 及低技術製造業講再見。家嚇中國經濟正處青黃不接期,即低薪及低技術製造業流失速度快於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成長速度,因為遇上美國次按危機。中國結構性調 控需時幾耐先完成?一般估計要三年。
1月效應正在發生。因愈來愈多人相信牛市重臨,而忘記熊市二期中反彈幅度最少係前跌幅 31.8%,一般可達前跌幅50%,最多可達61.8%。至今恆 指反彈幅度連50%都未有。即短期仍有力再升。估計今年下半年利率將止跌回升,到時股市先有壓力。去年主要苦難喺金融市場,今年主要苦難喺消費行業;隨住 失業率上升及投資者減債,令消費市場漸感壓力;相信熊市二期中最大一次反彈喺今年首季完成機會好大。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專 欄 : 聰明蓋世 貪婪誤事
十二月二十日,「政在生活」的〈我不想一桿入洞〉,「傳主」田北辰指乃兄北俊說他「認識的人之中沒有買Accumulator 的都是傻佬!」可說是觀察入微之言,雖然有人會不高興,卻是千真萬確的實情。事實上,去年在投資上虧損纍纍的,都是絕頂聰明人。
精 明能幹擅長計算的人,通常與發財致富掛鈎,這即是說,惟這類「聰明腦袋型」的人,才能在商場出入自如、大發其財;可是,去年也許是例外,因為自從三月間 貝爾斯登清盤(肇因為○七年中爆發的「次按危機」)至十二月十二日猶太慈善家馬多夫自我引爆虧蝕五百億(美元.下同)的「馬多夫騙局」後,短短幾個月內, 市場蒸發掉的財富以千億為單位。昨天本報網站轉引《文匯報》譯載《福布斯》的統計,一度真正「富可敵國」的印度富豪財富萎縮幅度最大(共損失千億左右),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另一「成員國」俄羅斯的財閥亦是大輸家;大中華地區榜上有名的則有國美的黃光裕和中信的榮智健……。該雙周刊 十二月十六日指出去年三月躋身世界富豪排名榜的一千一百二十五名富豪中,至少有三百名各蝕掉十億元,而前十名富豪的財產,一共輸掉一千五百億;至於美國前 二十五名富豪,在十一個月內的損失共達一千六百七十億(他們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平均跌百分之五十九)。
《福布斯》的有關統計屬「差不 多」,不足反映富豪的實際財富,惟大體上錯不了,去年這班世上最精明的人「身家大縮水」,比如股價挫九成五令威尼斯人的大股 東安德遜蝕二百四十億、畢非德輸掉一百六十五億、蓋茨虧損一百二十三億;而百仕通(黑石)高價收購希爾頓將如何收場,教人「縣念」。
不 過,《福布斯》只憑上市股票市值作為衡量財富的準繩,其估計因此不足以反映全部事實,因為數不在少的非上市私募資金及對沖基金以至校產基金等,虧損的程 度亦十分驚人;這些機構手握重金的負責人,向來被市場視為「精英中的精英」,在過去漫長的大牛市中,他們中不少盈利均錄得年增幅二、三成的驕人紀錄。可 是,能逃過金融海嘯的幾乎百中無一(因為在這一行業中蠢人無法立足!),有人在風球高掛之下不斷大手吸購和高價比較非常「廉宜」的股票;物業大王澤爾 (Sam Zell)傾盡所有進軍傳媒將成為「最愚蠢的投資」;「股聖」畢非德今年如何在股東大會上誇談「價值投資」,為傳媒高度關注……。今年將是對沖基金的災難 年,因為它們是馬多夫的大主顧!
二、
○八年不僅令投資界精英荷包乾癟、灰頭土臉,學術界亦面對重大衝擊。當聯儲局前主席 格林斯平十月二十三日在國會上被議員「面斥不雅」,一時無言以對,只好 承認錯誤(I make a mistake),聽在筆者耳裏,等於過去二、三十年主導財金世界的意識形態潰不成軍。格林斯平認錯,意味他過去肯定私營部門能夠自律因此力主解除管制放 寬限制是斷錯症落錯藥!輸得一塌糊塗─輸掉的不限金錢還有信譽─的財金巨子今年必會面對更嚴苛的監管。「妥善監管市場」(Well-regulated Markets)已為華盛頓的「主旋律」。
對於盲目鼓吹自私自利和倡導貪婪是美德的「蘭德哲學」,與主張放任自由、大市場小政府的佛利民 (佛老真是死得其時)一樣,他們的光環黯然失色,其哲學其經 濟學亦從神台被搬走。這些大宗師的徒子徒孫,於「大弟子」格林斯平認錯之後,在未來三五年內恐怕要過「韜光養晦」的日子。財金「玩家」期初也許理性地以追 求持續發展為標的,但自利和貪婪帶引大眾(和他們自己)掉進不能自拔的陰溝!
令投資學者沮喪的則是六十年代以降經數代學者建立並完善化的 組合投資理論,目的在藉分散投資令有餘資者可以安心投資,華爾街的投資業便因此而蓬勃興旺;可 是,事實告訴我們,當投資流程的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投資世界無法不受影響,結果是迴避風險變成全部參與者都要承擔風險。世界政治比前脆弱,「意外」隨時 爆發,是有目共睹的現實;在元旦前後未能免俗循例說些吉利套話的財經論者,都輕輕帶過○八年的災難或只樂觀地展望未來,然而,財金界今年面對的考驗,比政 治有過之而無不及。
聯儲局主席貝南奇是研究大蕭條的學術權威,他認為聯儲局應因市場需求增發鈔票的策略,可使蕭條不會重演、衰退將非常溫 和、經濟穩定緩慢增長、財金危機不會 出現的所謂「中庸」(Great Moderation)時代將來臨,但今年會達致此境界嗎?敢予肯定答案的人恐怕無多,所以如此,皆因觀察市場活動的人都知道○八年打破了「市場永遠正 確」(投資者/消費者眼睛最雪亮)及「市場有效運作」(市價反映了所有相關的資訊)的假設。自由市場的根基坍塌了,今年經濟世界有翻天覆地之變,是無可避 免亦是必要的。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專 欄 : 赤字勝蕭條 黃金呈生機
林 行 止 專 欄 (31/12/2008): 赤字勝蕭條 黃金呈生機
一、看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 「救生」經濟的豪情壯語,布殊八年任內令財政赤字以倍數增長的趨勢將持續;目前「華盛頓共識」似乎是赤字(deficit)勝蕭條 (depression),這即是說,經濟不景氣可以在政府大量注資下又呈生機─The Huffington Post(網絡日報)二十八日發表經濟評論家 R. Kuttner 題為〈赤字或蕭條?〉的短論,結論是前者對美國更有利。美國是金融海嘯的發源地,對其經濟破壞最大,政府只有落重藥「打救」,聯儲局的負債因此從今年八月 的九千億(美元.下同)急增至去周五的二萬二千億;便是這一萬三千億,令美國經濟不致沒頂;至於財政部,其發行的各種票據同期已高達十萬零六十億。這麼多 的美元,是美國經濟未至癱瘓的主因!
政治制度和軍事力量令美元仍然是國際上最受「歡迎」的通貨,如今孳息只有二厘半的三十年期國庫券仍不 乏買家,說明認為惡性通貨膨脹期不會再臨者大有人在, 既然仍有需求,遂鼓勵財政部發行更多債券,因為三十年二厘半的孳息肯定低於通脹率,那等於美國支付零息甚至負息便能籌措資金,它還有不大發特發嗎?如果稍 後經濟復甦,市場對資金需求轉殷,「排擠作用」令利率回揚,市場對定息債券的需求相應下降,屆時政府已毋須再為市場提供巨額資金,同時可以在貸借成本上升 下有序地減輕負債(如二戰後的情況)。換句話說,財政赤字不足懼,事實上,財赤的負擔不僅遠比蕭條造成的倒閉潮和失業潮更易處理,而且這種負擔主要由後代 負責,失業等卻會帶來即時傷害。因此,奧巴馬上台後美國貨幣及財政政策會更寬鬆,是可以預期的。
二、
昨天 curiouscapitalist.blogs.time.com 列舉數名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對金融海嘯的看法。佐治梅遜大學高雲甚有見地,他認為當前的情況所以如此嚴峻,肇因在一九九八年聯儲局主席格林斯平「說服」 華爾街眾巨公拯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經此一役,債權人相信借錢給問題機構並不存在風險,因為聯儲局最終會出手相救,若不如此,國際金融會引起 連場風暴,美國不但有所損失,而且華爾街作為國際金融重鎮的地位會慢慢褪色。高雲認為九八年美國有財政盈餘、銀行仍甚穩健、金融衍生市場有規有矩,而且物 業市場未見泡沫;在這種情形下,讓LTCM「病故」,金融世界包括華爾街有條件承受!
LTCM倒閉當然會對投資者及相關機構帶來重大損失,但這是他們自食其果;然而,政府及金融界從中汲取的教訓,必會使金融業更健康地發展。換句話說,聯儲局當年「平定一場風波」,短期功德無量,卻因此種下目前這場超級危機(Megacrisis)的禍根。
事實是,小規模金融危機和相隨而來的衰退,其禍害不足致命且可作為「反面教材」,因此可說是發展健全金融業的「必要之惡」。問題是數年一任的政客缺乏長期目標,只圖任內平安無事,因而經常做出短期有利長期有害的事!
三、
利 率似有若無,對投資者來說,存款收息連雞肋亦不如,另一方面,購進沒有利息的黃金的成本相應下降。對於投資黃金的散戶,持有黃金不僅沒有利息且有存倉開 支(最基本的費用是保險箱租金),惟對大戶而言,黃金是可以安排借出(金礦主可能借金拋售然後由產金償還)而收取一定費用。當然,在金價牛皮不前的情形 下,持有黃金有一定的「機會成本」(以購進黃金的資金作他項投資〔比如購進債券〕的收益),但利率這麼低,「機會成本」微不足道。
美國雖 是取消金本位的元凶,惟其儲備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五是黃金(歐盟約五成、世界平均百分之十點二;見世界黃金議會〔World Gold Council〕網頁的資料),受財赤困擾的政府不把藏金套現紓困,反證了黃金的貨幣地位「歷久長青」,而歷史顯示它在戰時、惡性通脹、通貨貶值、主權財 政危機以至信貸危機中,發揮過保險和保值作用。這正是長期來政府的儲備和穩健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都有一定黃金的根本原因。
當前世局多事多變,以巴和印巴都燃起星星之火,而落重藥醫治金融海嘯的可能副作用是惡性通脹再度肆虐。在這種環境下,金價蠢蠢欲動,是很自然的。
Howstuffworks.com 提供了不少有關黃金的資料,比方去年世界黃金產量五千萬金衡(troy)盎斯,三十二點一五盎斯重一公斤,年產黃金堆在一起只有四點三平方米大(約十四平 方尺)……。假設過去二百年平均每年年產金五千萬盎斯(其實是高估),產金一共不過一百億盎斯,一個二十五平方米的房子便足以容納。在通脹受抑制的情形 下,無視產量有限,「黃金變爛銅」,這種情況相信正在蛻變。此中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時局及通脹因素,還有本來已不多的黃金開採量,因為開採過程嚴重污染環 境而可能令產量進一步萎縮─這點事實,也許會成為日後金價飛升的藉口之一─愛達荷大學戴阿茲(Elmer Diaz)教授二○○○年的論文〈阿瑪遜金礦的水銀污染〉(可於作者同名網站見之),便清楚指出開採和提煉黃金造成嚴重水銀(Hg)污染─污染農田、江河 和大氣,令糧食、海產河鮮以至空氣都危害人類健康,不符合環保條件的金礦相繼被查封,是意料中事;那等於黃金產量進一步萎縮,如果時局繼續惡化、惡性通脹 重來,金價再度成為投資寵兒,不足為奇。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 看好油價油價急挫 疑犯博弈油國增產
今年筆者的最大失誤是對油價過分樂 觀,從每桶在四十元(美元.下同)水平便「看好」,升了數倍至一百四十七元仍不覺得已見頂!雖然油價在金融海嘯後急轉直 下,但無此突變,油價真的會一路上升不回頭?答案當然不可能,因為即使是最稀有珍貴的有價商品,其價格亦不可能無止境上升,更無法扭轉升得高跌得重的價格 趨勢規律,可惜筆者拿捏不了「轉角市」的時機。無論如何,筆者絕沒想到油價會低殘至此,原因很簡單,第一是筆者深信油產見頂說;第二是油價企於七十元水 平,大部分開發代用能源工業有倒閉之虞,而此為美國政府全力支持補貼的重點行業,油價因而很難跌破此一關口。可是,形勢的發展大出意外,金融海嘯令世界經 濟陷入困境,美國工、商、民使用能源數量固然下降,中國「保八」困難重重,中、美這二個大國對石油需求驟降,在這種情況下,見頂說已無關宏旨;至於代用能 源工業則措手不及,其游說團雖然千方百計把「提高油稅令油價企於七十元水平」以免把代用能源業迫入死巷的訊息向白宮和國會山莊推銷,只是政府處於交接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國會有許多更重要更緊急的事務已排上議事日程,此事便因無暇兼顧而耽擱。事實上,油價「回到從前」,正合經濟拮据的消費者之意,相比 之下,代用能源業的興衰存亡已不重要,府會欲理不理,不難理解。
巴克萊資本十二月的《期市展望》,比較了三十年代大蕭條和當前金融海嘯對 三種重要商品銅、鉛和鋅價的影響。以一九二九年平均價為基數一百,至經濟環境最惡 劣的一九三二年,它們依次為三十一(跌了六成九)、四十七和四十八;以○七年為基數一百,至今年十一月底,它們分別為六十、四十二及三十六。顯而易見,除 了銅價,鉛和鋅的價格在不足二年內的跌幅,比三十年代的三年跌幅更甚。此中的原因當然很複雜,惟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在投機之風極盛,入市的資金,由於有此 前所無的對沖基金和私募資本,相對更多,所有報價商品及證券價格的波幅亦愈大。油價急升暴瀉的原因,亦可作如是觀。
在現水平油價何去何 從?筆者認為是升易跌難或升多跌少。理由有三─代用能源開發半生不死(市場突然「叫停」),等於石油在「可見將來」不會為代用能源取 代;大部分國家為了刺激增長創造就業,都在基本設施上大舉投資,她們對能源需求度比經濟全盛期低但仍甚殷切;美元泛濫的結果必然是美國債券價格下挫、美元 滙價穩定或美元滙價下挫、債券價格穩定。來年不管出現哪種情況,持有美元或美元債券都會吃虧,這種情況有利商品價格上揚,不言而喻。
金融 海嘯令商品價格急挫,在需求因經濟放緩甚且出現「負增長」的氣氛下,不少財政可能會出問題的大企業(特別是化工、物流、零售及鋼鐵廠等),紛紛把過去 貯存的商品拋售(destocking)套現,這當然加快有關商品價格的下挫速度。在當前的大環境及公司力求自保的情形下,減少存貨是應有的做法(煉油廠 則暫不「落貨」,寧願讓油輪停於港外,這樣做目的在美化年底結算的賬目,實際上是把可能損失推至下年度);可是,當各國今年全力進行基建時,對多類商品需 求驟增,企業極可能掀起補貨潮,屆時商品尤其是那些較早前供求出現瓶頸現象的,在美元滙價低迷的背景下,又會急升暴漲!
二、
數天前《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知名能源研究者對能源價格前景的分析,他指出明年石油供應每天將減三百至五百萬桶,而消耗量每天則少一百至二百萬桶,世界用油國存油明年將較今年少百分之十至三十。如果情況一如所料,○九年下半年開始,油價又會急速揚升。
石油供應萎縮的數量,主要是根據OPEC公布的資料;其成員國會達致減產的共識,目的在藉減少供應提高油價;可惜事與願違,OPEC一面宣布減產油價一面下挫。為什麼會如此?答案恐怕是OPEC有成員國甚至全部成員國陽奉陰違,表面贊成減產暗地裏不減反而增產!
每 桶油價從○三年的二十四元大升小回地持續攀升至今年七月的一百四十七元,用油國苦不堪言,油產國則財源廣進,「錢多到花不完」;有趣的是,油價飛漲下世 界資金流程是從民主國家流向非民主國家!大發能源財的國家如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均為民主其表獨裁其實的國家,她們的領袖利用天降橫財,在國內大派免費 午餐、擴軍黷武和用金錢鞏固政權,提高國際地位及擺平國內反對勢力。可是,油價急瀉令她們的財政馬上陷入困境。油價企於九十元水平,俄羅斯和伊朗的預算才 能平衡,而委內瑞拉的平衡價在一百元(還有沙地阿拉伯的七十五元)……。俄羅斯的國債信用十二月初被降級,為九年來首次,便拜油價跌個四腳朝天所賜。
OPEC 十二個成員國加上俄羅斯,在油產上各為本身利益打算,在協議減產上因此各懷鬼胎,而欺騙對手即在大家協議減產下單獨增產者,將獲得最大好處,比方 說各油國協議日減二百萬桶,目的在使油價回升至七十五元,A國的減產配額為二十五萬桶,若她存心作弊,並不減產,假設油價在傳出減產二百萬桶但實際只減一 百七十五萬桶下已回至目標價,則A國每年的額外進賬高達七十億。在大多數油國財政支絀而政府透明度低及完全沒有信譽可言的條件下,實際沒有減產是更近現實 的揣測。從「博弈學」角度看,OPEC和俄羅斯同陷「疑犯兩難之局」(Prisoner's Dilemma),她們擔心給人佔便宜,因此都採取「優勢策略」(domimant strategy),先下手為強,秘密帶頭不減產;「國同此心」,結果是宣布一再減產之下油價不升反跌!
上述那位知名能源分析員「依書直說」的估計因而可能出錯。
<<轉載自信報>>
林 行 止 專 欄 : 麻煩接踵而至 明年難望更好
聖誕假期傳來的消息,不論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都令人憂心忡忡,對二○○九年的前景不敢樂觀。
美 國雖然早已做不成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但不容否認的是,美國消費放緩對世界各國還有程度深淺不一的衝擊;來自這方面的訊息的確不足鼓舞人心。 MasterCard 的調查顯示,聖誕節的消費者開支較去年同期降百分之八,為四十年來最差的數字;而稍前十一月的消費跌百分之五點五(不包括汽油跌百分之四);消費頹疲原因 多端,但肯定與十一月份第一次登記失業人數增三萬總數達五十八萬六千餘名有關,此數字為一九八二年以來最高。
西方國家的GDP普遍下跌。 美國第三季GDP跌百分之零點五,看聖誕節的市情,第四季跌百分之五的預測可能雖不中亦不遠;其他工業國的GDP表現亦乏善足 陳……。國際貨幣基金會的首席經濟學家去周提出警告,如果消費繼續「負增長」,環球性蕭條不可免。事實上,明年世界經濟「危機加深」,是主流經濟學家的共 識,而在主張政府必須大舉投資的原則亦意見一致。然而,他們「治病救人」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人認為應集中力量刺激消費,市場興旺,自然會帶動投資和就業; 這一派學者指出明年上半年經濟無可避免會萎縮,但下半年「刺激消費方案生效」,經濟便跌不下去,至二○一○年且會有可觀的增長。然而,反對聲音甚具說服 力,他們的看法是,在消費者已過度消費高度負債的條件下,經濟投入的乘數作用,充其量是一倍,即政府用於這方面的資金,一元只能產生二元的效用,這與教科 書大多認為乘數作用遠遠數倍於此不同(極力鼓吹政府應刺激消費的當科諾獎得主克魯明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乘數作用只有一點一倍)。換句話說,凱恩斯的 「神丹」不是經濟增長的萬應妙藥。
值得注意的是,候任總統奧巴馬的經濟智囊,不少傾向政府應刺激經濟而非消費,新政府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 席、哈佛前校長森瑪斯二十七日在《華盛頓郵報》的特 稿,指出奧巴馬政府當然要全力投資,惟這是第一、興建課室、實驗室、圖書館以培育青年一代能勝任二十一世紀的挑戰。第二、致力開發能源(包括在「代用能 源」上投資),目的在令美國有秩序地減輕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第三、擴建公路、公共交通系統、橋樑、輸電站等以創造就業(奧巴馬已把上任後要創造二百五十萬 個工作提高至三百萬)。第四、把醫療保健制度現代(完善)化。
這種思維,相信將主導奧巴馬政府的經濟政策,那意味政府一方面會作重大公共 投資,一方面會減稅以提升人民的收入、進而希望在萬眾一心憧憬前景欣欣向榮之下 會增加消費。不過,這種固本培元的方法,產生的效應數年後才會彰顯,如果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也許奧巴馬第一屆任期屆滿前美國經濟才會有明顯起色,這當然對 他爭取連任有利,但未來二三年經濟增長便只能「牛皮不前」了。要強調的是,來年經濟圈必然風高浪急,由於政府大量注資,撇開其對經濟短期或長期有利的爭 論,筆者相信經濟因此不致出現負增長─縱有「負增長」,亦是極短現象,這是有論者稱之為「迷你蕭條」(Mini-Depression)的原因。對於力主 大市場小政府的人,有形之手大事干預市場運作,當然禍根深植,但因而貶抑、忽略政府以投資形式干預對刺激經濟增長的積極效應,可能錯得更深。
二、
今 年是投資銀行的「苦難年」,從當前的市場形勢看,明年「當黑」的應是對沖基金。今年初對沖基金高達一萬零一百四十一家,管理的資金總額達為一萬七千餘億 (美元.下同),比去年的一萬九千多億減百分之八;這是自從二○○四年以來連續錄得雙位數位增長後的首次回落。對沖基金在金融海嘯中損失慘重,客戶擔心有 所失爭相「擠提」,是自保之道、情理中事,只是如此一來,加快了對沖基金結業清盤的速度,業內一項估計指出至○九年底,仍在運作的對沖基金不會超過六千 家,所管理的資金當然減半。對沖基金經理是賺錢能力最高的基金管理人(收百分之二手續費及分二成盈利之外,許多論者忽略的是當其業績不理想時可以結業另起 爐灶令虧損數額撥入下年度的條文形同虛設),○七年年入十億的便有五位,然而盛況不再而且可能一去不復返。
危機同樣深重處境岌岌可危的還 有私募股票基金,在大牛市時它們有點石成金之能,盲目投資亦能生利,如今當然好景不再,華爾街中人現在密切注意黑石集團去年 十月以超過四成貼水的高價二百六十億購進希爾頓酒店(令該集團控制的酒店約四千家,共有六十二萬多房間;順便一提,希爾頓第二代掌門人巴隆 〔Barron〕大約分得十億,這筆錢大部分撥進家族慈善基金會,他那位「玩精」孫女巴黎不獲分文)。金融業當然在金融海嘯中首當其衝,深受其害的行業依 次是旅遊及地產,黑石高價高負債收購希爾頓因此可能拖垮整個集團,其股價從三十五元瀉至六元水平,「精英」投資者不問價拋售,彰彰明甚。黑石若無法化解在 股市最高峰時入市之失,其行政總裁、一手奠定私募資金市場地位的舒華茲尼(S. Schwarzman)的「功業」將隨風而逝!
對沖基 金、私募股票基金之外,信用卡業亦危若累卵,而物業、銀行以至汽車工業麻煩未了。新年當然充滿希望,然而,上述種種俱為令希望成真的障礙!現在大家 都期待政府有大作為,奧巴馬承諾不惜代價創造就業、搞旺市場,但與國營企業為主政府一聲令下各企業馬上答應不裁員合力炮製低失業假象的內地不同,在私營企 業主導市場活動的國度,政府搞好經濟的決心不一定能貫徹落實的。
<<轉載自信報>>
曹 仁 超 : 好好利用1月反彈
我地生活喺24/7資 訊世界(即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被資訊轟炸),例如深夜3時仍起身睇美股升定跌。資訊太多、智慧太少。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減少上 網、睇報紙、電視及聽收音機……減少接收無謂資訊,只追隨趨勢,溝上唔溝落,止蝕唔止賺。得閒仲要睇番多D投資有關嘅書。
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2009 年Think strategically(策略地利用股市出錯去獲利),Think exclusively(資訊毋須太多但要獨有性,即你知道別人唔知鮋資訊),Think globally(放眼看世界,從美股角度考慮港股問題,從A股角度思考港股未來),Think chaotically(利用股市混亂期從中摸魚,例如VIX高於80甚至90時入市,一於混水摸魚,愈亂愈好),Think currencies(由美元、日圓、歐羅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只係港元),例如歐羅回落對思捷環球(330)鮋影響等等,Think real(由商品角度想問題,例如鋁價回落、油價回落鮋影響……)。
2009年絕對唔係容易賺錢年。請做一個Time Trader(捕捉何時入市、何時離市嘅機會主義者),把資訊變為金錢。
1930 年美國通過《Smoot - Hawley Tariff Act》,令美國走向保護貿易主義。1931年法國入口食物稅率已高達53%、澳洲入口稅高過59.5%、意大利66%、德國80%、西班牙100%…… 各國向入口貨大幅抽稅,引發全球大蕭條。1990至2007年世界貿易量上升四倍,因平均關稅率由1990年26%降至2007年8.8%。但近期印尼宣 布限制五百多種產品入口,俄羅斯則限制汽車、雞肉及豬肉入口,法國限制外國公司收購法國公司,阿根廷及巴西限制酒、皮革製品等產品入口,印度對大豆油入口 抽稅升20%。貿易保護主義係咪2008年起抬頭?!
2009年美元又再回升,因歐羅區1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跌至33.9(11月份 35.6),係十一年內新低。英國2008年第四季樓價較2007年同期下 跌16.2%,係近二十五年內最大跌幅。呢次美國經濟衰退已傷及銀行系統。參考歷次衰退,一旦銀行系統受損,經濟便唔易復甦。根據馬利蘭大學Carmen Reinhart教授及哈佛大學Kenneth Pogoff最近所出嘅報告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機後嘅餘波)提出,正常商業周期衰退同金融危機所引發衰退嘅分別,在於後者往往較前者嚴重。一、地產價格平均跌幅35%或以上、時間 超過三年半。二、銀行危機之後必引發生產下降及失業率上升,平均維持四年。三、政府負債大幅上升,平均升幅達88%。兩位大學教授估計,英、美失業率未來 最高可達11%。GDP將較2007年高峰期減少9.3%,衰退唔可能响2009年結束;近期股市回升只係風眼。2007年3月分析員曾估計,2008年 標普五百每股獲利92美元,2009年1月2日已修正為48.05美元。展望2009年標普五百每股純利,响2008年3月20日曾估計每股可獲利 81.52美元,到2009年1月2日已改為每股獲利42.26美元。
如上述修訂正確,即2009年標普O將高達二十二倍,2008年股市跌幅並未扣除未來衰退鮋影響,只係反映咗2008年業績下滑而已。一旦完成反彈,未來股市又再充滿淚水。請好好利用2009年1月股市反彈期減持股票——因未來熊市日子仍十分長。
2009 年起美債開始回落(2008年升幅達13.7%),美債泡沫會否喺2009年內爆破?Action Economics分析員Kim Rupert肯定依家美債已過度超買,一旦情況改變,每個人又奪門而逃,將令美國另一個泡沫爆破。JP摩根Thomas Lee估計,未來政府將動用10萬億美元債券去bailout各企業,最終引發債券市場崩潰,估計危機喺2009年爆發,只係唔知邊一天。高盛分析員 David Kostin指出,2008年年底十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2.4厘,11月中仍有3.85厘(2008年初3.91厘);2009年債券利率會否止跌回 升?!
未來分析着重中長線
有40%美國國債將喺一年內到期,即政府必須發行更多國債去支付上述到期債券。Wrightson ICAP分析員Lou Crandall質疑美國政府响2009年能否搵到咁多債券新買家?2009年國會唔打算加稅,亦唔打算削減開支,但奧巴馬及民主黨要求新增開支及減稅共 8500億美元。估計2009年美國政府必須增加負債2萬億美元(依家美國政府負債107000億美元,其中43000億美元由政府其他機構如社會保障基 金等持有,即私人持有64000億美元,相等於GDP 40%)。2008年10月止外資共持有3萬億美元債券,最大債主係中國,其次係日本,2008年10月持有量上升42%;英國及加勒比海各銀行2008 年持美債量亦上升一倍。2007年日本政府負債係GDP 182%、德國係GDP 65%,兩者負債比重皆超過美國。2009年美國再增2萬億美元負債後,亦只佔GDP 53%,仍未及日本同德國;分別係日本政府債券及德國政府債券大部分由日本人及德國人持有,而美國政府債券唔少外國政府持有。一旦中國、日本及產油國唔再 吸納美債,美國債券便非常麻煩!但穆廸分析員Steven Hess唔同意上述分析,佢認為上述只係危言聳聽。穆廸公司仍給予美債3A評級,並唔認為有問題。但願如此!
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每周同大家見面一次,唔再日日見面。分析方面更着重中長線而棄短線。首先推介呢期《信報月刊》,唔係因為改版,而係內裏有一篇文章——利用奇門遁甲分析世界局勢,十分精彩。
我 老曹十五歲到十九歲時亦有睇有關奇門遁甲嘅書籍,限於當時年幼領略力唔高;加上離開學校後便漸少研究,因為以當時自己智慧,對此門學問感到莫測高深。年 紀愈大,愈發現前人嘅智慧;利用奇門遁甲(二十年一大變),發現1950、1970、1990、2010年皆主變。1949年新中國成立;1969年珍寶 島事件中俄交惡,引發尼克遜總統訪華,中國由親蘇到親美。1989年發生乜嘢事?大家都知道。至於2010年中國經濟會否轉型成功,由出口導向改為內部消 費帶動?有待觀察。
根據《河洛書》(亦係二十年一變),此乃中國地運,即1944年、1964年、1984年、2004年起運。1945 年乃中國勝利,日本大敗;1964年 中國大躍進失敗,劉少奇成為權力核心,中國經濟開始好起來,可惜196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重新掌權、帶來中國十年浩劫。1984年中英達成1997 年7月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中國開始行好運。2004年中國已加入WTO,全面國際化。
再以經濟循環周期睇,香港1949年入運。第一個二 十年工業運(1949到1968年);第二個二十年房地產運(1969到1988年);第三個二十年金 融運(1989到2008年)。香港連續行咗三個好運共六十年,工業由興起到下沉(1949至1978年興起,1979年起下沉),地產運亦由興起到下沉 運(1967至1997年興起,1998年起下沉);金融運完成興盛期(由1976年興起到2007年見頂)。香港行完三個大運後,擔心由2008年起未 來二十年冇運行,因工業核心自1980年起內移,地產業亦由1997年起內移,恐怕金融業由2008年起亦開始內移。
至於中國,1978年起運,首二十年工業運到1997年,另二十年房地產運由1998年起步到2017年才完成。即內地房地產完成短期整固後,將好到2017年,好到你唔信。然後再行金融運,由2018年起運到2037年才完成。即中國仍有三十年好運行。
兩者相結合,2008年起香港雖然冇運行,但因依附中國,香港經濟未來二十年仍不太冷,只係主客地位互調。即1978至1997年香港為主、中國為客;1998至2017年香港地位日沉、中國地位冒起。2018年以後中國為主、香港為客。
上述乃我老曹對香港、中國經濟未來宏觀圖,係利用西方循環理論結合東方《河洛書》與《奇門遁甲》等折算出來。相信另一個中國大運由2011年開始,至於1909年及2010年中國仍係見龍在田(香港早已成為亢龍,進入亢龍有悔期)。
中國迎接人才回流潮
由 大循環理論(五百一十年東方,五百一十年西方)睇,金融風暴後,國際資本流動將由過去流向西方(例如美國)轉為流向東方(以中國為主)。中國因面對大量 資金流入,而推高人民幣滙價及壓低人民幣利率,估計未來中國「雙順差」形勢不變,只係外滙儲備增幅放緩,引發中國內需型經濟發展。中國投資將由向外改為向 內!今天中國一如七十年代台灣,已引發人才回流潮。數以萬計嘅學者、企業家、富裕中國人正回流中國,帶來知識、資金及新觀念。估計2005年至今已有二十 萬海外華人回流(而且係高質素),未來大力協助中國經濟轉型成功!
全球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20%,香港成功率為10%,中國成功率只有 1%!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學生思考敏捷、視野開闊,遠遠超過上一代,例如今天鮋科網股 大部分便喺七十年代創業。點解外國成功率20%,香港只有10%,中國更低至1%?就係西方經濟環境較易創業成功,香港單係貴租已令創業較西方慢一倍。至 於中國,制度上限制咗年輕人創業,因此如想創業請去外國,而唔會回中國。
<<轉載自信報>>
國 際 視 野 : 股 市 經 濟 未 必 掛 鈎
環 球 股 市 去 年 跌 個 不 休 , 美 股 道 指 跌 幅 達 34% , 是 1931 年 大 蕭 條 後 表 現 最 差 的 一 年 , 但 表 現 已 較 不 少 新 興 市 場 優 勝 。 由 於 美 國 經 濟 仍 然 萎 靡 不 振 , 分 析 家 更 預 期 今 次 將 會 是 戰 後 最 漫 長 的 一 次 衰 退 , 故 大 部 份 投 資 者 對 美 股 今 年 表 現 極 度 看 淡 。
數 據 顯 示 , 今 次 風 暴 風 眼 所 在 的 樓 市 , 迄 今 仍 然 未 有 止 瀉 跡 象 , 無 論 是 新 屋 銷 售 還 是 成 屋 銷 售 , 均 持 續 改 寫 新 低 , 而 剛 公 佈 的 11 月 Case/Shiller 樓 價 指 數 按 年 下 跌 18% , 更 是 戰 後 有 紀 錄 以 來 的 最 大 跌 幅 。
此 外 , 美 國 去 年 頭 11 個 月 共 蒸 發 了 192 萬 份 職 位 , 本 周 五 便 公 佈 的 12 月 份 就 業 報 告 , 估 計 全 年 流 失 職 位 會 超 過 230 萬 份 , 連 同 每 月 所 須 創 造 以 消 化 新 增 勞 動 力 的 10 萬 職 位 , 美 國 去 年 全 年 便 短 缺 了 350 萬 份 職 位 , 較 候 任 總 統 奧 巴 馬 聲 言 動 用 逾 7000 億 美 元 振 興 經 濟 所 創 造 的 300 萬 份 職 位 更 多 。
股 市 暴 跌 , 樓 市 又 未 止 瀉 , 所 造 成 的 財 富 萎 縮 效 應 本 已 對 消 費 不 利 , 失 業 率 上 升 , 工 作 朝 不 保 夕 , 更 嚴 重 打 擊 了 消 費 的 信 心 , 佔 去 經 濟 產 值 七 成 的 內 需 更 加 不 容 樂 觀 。 不 過 這 又 是 否 代 表 股 市 必 然 下 跌 ?
根 據 歷 史 , 經 濟 表 現 與 股 市 走 勢 可 以 是 截 然 不 同 兩 回 事 , 尤 其 股 市 一 般 走 在 經 濟 前 頭 6 至 9 個 月 , 故 用 經 濟 表 現 來 預 測 股 市 的 走 勢 , 隨 時 會 失 諸 交 臂 。 縱 使 冠 一 認 為 美 國 經 濟 爛 攤 子 有 排 煩 , 「 大 美 帝 國 」 將 繁 盛 不 再 , 但 對 美 股 前 景 卻 未 如 外 界 般 悲 觀 , 尤 其 是 今 年 上 半 年 的 美 股 , 很 大 機 會 會 給 予 投 資 者 意 外 驚 喜 。
股 價 已 殘 不 虞 大 跌
布 殊 政 府 於 去 年 初 推 出 1680 億 的 退 稅 及 減 稅 計 劃 , 成 功 刺 激 經 濟 於 次 季 增 長 2.8% , 美 國 政 府 迄 今 已 動 用 了 1.8 萬 億 美 元 刺 激 經 濟 及 收 拾 殘 局 , 奧 巴 馬 亦 已 打 算 甫 上 任 便 派 糖 , 這 些 天 文 數 字 絕 不 可 能 如 泥 牛 入 海 ─ ─ 無 影 無 蹤 。 美 國 國 民 仍 對 新 總 統 充 滿 憧 憬 , 相 信 政 府 換 班 後 美 股 會 有 一 段 不 短 的 蜜 月 期 , 加 上 部 份 成 份 股 ( 尤 其 是 金 融 股 ) 股 價 已 極 低 殘 , 再 跌 的 空 間 又 有 多 少 ? 大 家 不 妨 理 智 地 分 析 , 千 萬 不 要 盲 從 附 和 。王 冠 一
新 年 早 起
我 的 新 年 願 望 之 一 , 是 要 趕 上 潮 流 , 全 面 成 為 東 亞 「 早 起 族 」 的 一 份 子 。 所 以 我 在 去 年 年 底 買 了 一 本 高 井 伸 夫 「 監 修 」 的 《 早 上 十 點 以 前 搞 定 工 作 》 ( 圖 解 版 ) ; 結 果 , 我 有 點 後 悔 。
「 早 起 族 」 是 近 年 日 韓 兩 國 的 新 現 象 。 在 大 家 的 印 象 裡 頭 , 這 兩 個 國 家 的 白 領 總 是 捱 更 抵 夜 , 若 不 加 班 誓 不 為 人 。 尤 其 日 本 男 性 , 放 工 之 後 還 不 願 意 老 實 回 家 , 一 定 要 去 吃 燒 鳥 喝 燒 酒 , 直 到 走 路 不 成 直 線 才 趕 搭 最 後 一 班 電 車 。 日 劇 裡 的 男 女 若 是 趕 不 上 車 , 還 會 很 浪 漫 地 說 一 句 : 「 今 天 在 外 頭 過 夜 吧 」 , 於 是 雙 拖 着 手 走 進 愛 情 酒 店 ; 種 種 溫 馨 , 不 在 話 下 。 可 是 不 知 道 為 甚 麼 , 打 幾 年 前 開 始 , 硬 是 有 一 幫 人 鐵 下 心 腸 , 拒 絕 通 宵 夜 班 的 鐵 規 , 力 抗 應 酬 耍 樂 的 引 誘 , 成 了 四 五 點 鐘 就 起 床 的 「 早 起 族 」 。
像 是 為 了 預 備 老 年 的 到 來 , 許 多 中 年 人 放 棄 了 往 日 夜 歸 晚 睡 才 叫 勤 奮 的 習 慣 , 一 大 清 早 爬 起 來 運 動 讀 書 。 這 群 人 的 人 數 增 長 相 當 快 , 乃 至 於 不 少 夜 校 被 迫 成 了 早 學 。 它 們 的 課 開 在 上 午 七 時 甚 至 六 時 半 , 學 子 們 讀 書 聲 朗 朗 , 看 起 來 跟 小 學 差 不 多 。 等 到 八 點 多 上 班 的 時 候 , 他 們 神 清 氣 朗 , 腦 子 裡 已 經 灌 滿 了 一 堆 堆 英 語 文 法 規 則 。 這 股 潮 流 帶 來 的 另 類 商 機 是 早 餐 市 場 的 擴 大 , 很 多 餐 廳 越 開 越 早 , 五 點 就 供 應 早 飯 , 甚 至 出 現 了 早 餐 專 營 戶 , 過 午 不 賣 。
為 甚 麼 早 起 ? 按 《 早 上 十 點 以 前 搞 定 工 作 》 的 說 法 , 道 理 很 簡 單 , 那 就 是 早 起 的 人 兒 甚 麼 都 比 別 人 好 : 他 們 頭 腦 清 醒 , 自 律 節 制 , 因 此 工 作 效 率 高 、 學 習 能 力 強 、 身 體 狀 況 好 、 人 際 關 係 妙 … … 。 我 很 後 悔 買 了 這 本 書 , 因 為 它 就 和 我 素 來 不 喜 的 商 業 暢 銷 書 一 樣 , 雜 七 雜 八 , 論 據 不 足 , 傳 教 多 於 說 理 。 最 糟 的 是 名 實 不 符 , 主 旨 明 明 在 早 起 , 內 容 卻 有 一 大 半 談 的 是 時 間 管 理 的 小 技 巧 , 比 如 說 善 用 錄 音 筆 記 錄 靈 感 , 看 報 紙 要 先 看 標 題 一 類 的 廢 話 。 還 有 一 些 東 西 壓 根 與 早 起 無 關 , 但 也 被 它 生 生 扯 了 進 來 , 例 如 寫 感 謝 信 給 所 有 昨 天 和 你 見 過 面 的 人 。 這 事 何 時 不 能 做 ? 為 甚 麼 非 得 提 早 一 小 時 去 辦 公 室 寫 信 。
為 了 增 強 說 服 力 , 這 種 書 一 定 要 列 舉 一 些 名 人 故 事 , 讓 大 家 相 信 起 得 早 才 是 邁 向 成 功 的 康 莊 大 道 。 至 於 那 些 著 名 的 夜 貓 子 , 它 當 然 置 諸 不 理 。
不 過 , 我 倒 真 是 見 過 一 些 早 睡 早 起 的 成 功 人 士 。 先 別 管 註 定 要 早 起 做 早 課 的 法 師 神 父 , 我 的 好 朋 友 蔡 東 豪 就 是 一 個 活 生 生 的 樣 版 。 他 每 天 四 點 起 床 , 所 以 比 一 般 人 多 了 四 小 時 可 用 。 在 這 四 小 時 裡 頭 , 他 不 只 可 以 寫 出 那 些 膾 炙 人 口 的 財 經 評 論 , 還 能 看 報 讀 書 。 於 是 人 家 回 到 辦 公 室 才 剛 剛 翻 開 剪 報 , 他 就 已 經 能 如 數 家 珍 地 一 一 道 出 今 天 值 得 關 注 的 國 際 大 事 了 , 彷 彿 那 些 剪 報 全 是 他 幹 的 。 最 近 兩 年 , 他 又 有 了 新 嗜 好 ; 看 碟 , 每 早 起 碼 看 一 部 電 影 。 我 雖 自 恃 「 文 化 人 」 的 身 份 , 和 他 談 起 新 電 影 卻 常 有 說 不 過 他 的 感 覺 , 反 過 來 還 得 常 常 向 他 請 有 甚 麼 片 子 可 看 。
我 讀 《 早 上 十 點 以 前 搞 定 工 作 》 , 目 的 就 是 要 瞭 解 這 個 謎 。 可 是 它 給 出 來 的 答 案 皆 不 脫 常 識 所 及 。 比 方 說 一 般 人 雖 然 晚 睡 , 但 夜 晚 總 是 難 免 有 一 股 懶 散 悠 閒 的 惰 氣 , 看 看 電 視 上 上 網 , 兩 三 小 時 一 下 子 就 坐 過 去 了 。 清 晨 時 分 , 人 體 的 狀 態 大 不 相 同 , 戰 戰 兢 兢 , 每 一 個 動 作 每 一 個 步 驟 俱 如 行 軍 般 精 準 確 實 。 所 以 就 算 大 家 同 樣 睡 眠 六 小 時 , 得 出 來 的 效 果 卻 有 極 大 差 異 。 再 解 釋 下 去 , 當 然 就 要 數 到 人 體 生 理 鐘 等 自 然 規 律 上 頭 , 甚 至 連 「 早 起 的 鳥 兒 有 蟲 吃 」 之 類 的 古 訓 都 搬 出 來 了 。
始 終 解 不 開 的 問 題 且 由 它 去 , 人 生 之 中 有 太 多 的 事 情 須 要 實 踐 證 明 。 今 年 就 讓 我 放 棄 黑 貓 的 生 涯 , 做 一 回 白 貓 吧 。
從 懊 運 年 到 建 政 年
09 年 是 中 共 建 政 六 十 周 年 。 中 共 建 政 於 1949 , 其 後 逢 九 一 次 大 慶 。 然 而 逢 九 之 年 卻 總 有 政 局 上 的 突 發 事 件 , 59 年 廬 山 會 議 , 對 大 躍 進 、 公 社 化 提 出 批 評 的 彭 德 懷 被 打 成 反 黨 集 團 , 從 此 中 國 不 僅 因 反 右 而 使 黨 外 噤 若 寒 蟬 , 也 因 這 次 的 反 右 傾 而 導 致 黨 內 也 鴉 雀 無 聲 , 69 年 中 共 舉 行 九 大 , 在 會 議 上 修 改 黨 章 , 把 林 彪 定 為 接 班 人 , 這 是 黑 不 見 天 的 文 革 期 間 最 畸 形 的 黨 內 鬥 爭 。 79 年 是 文 革 後 , 中 共 舉 行 十 一 屆 三 中 全 會 之 後 的 一 年 , 這 一 年 經 內 鬥 而 不 是 經 黨 大 會 而 使 黨 主 席 華 國 鋒 全 面 失 勢 , 鄧 家 班 接 掌 大 權 。 89 年 發 生 六 四 事 件 , 總 書 記 趙 紫 陽 也 沒 有 依 黨 的 既 有 程 序 而 倉 卒 下 台 。 中 共 所 有 這 些 權 力 更 替 , 都 不 是 在 正 常 的 制 度 原 則 下 自 然 發 生 , 而 是 殘 酷 內 鬥 產 物 。 99 年 表 面 上 算 是 平 安 無 事 , 但 09 年 呢 ?
網 上 有 人 稱 , 中 共 逢 九 必 有 大 事 發 生 。 雖 屬 偶 然 與 附 會 之 說 , 但 在 封 閉 系 統 下 內 鬥 醞 釀 十 年 而 終 於 表 面 化 , 也 是 合 乎 邏 輯 的 推 斷 。 更 何 況 經 濟 不 景 在 專 權 政 治 國 家 必 會 影 響 政 局 的 穩 定 , 因 而 09 年 大 陸 局 勢 至 堪 關 注 。
至 於 香 港 , 我 們 有 一 個 在 中 國 領 導 人 面 前 畢 恭 畢 敬 抄 下 領 導 人 全 無 新 意 的 廢 話 的 特 首 , 09 年 恐 也 難 有 好 光 景 。
惡 搞 的 春 晚 節 目
內 地 每 年 農 曆 歲 末 , 中 央 台 都 要 搞 一 次 熱 熱 鬧 鬧 的 央 視 春 節 晚 會 , 簡 稱 「 春 晚 」 。 今 年 的 春 晚 還 沒 有 舉 行 , 但 已 有 大 陸 網 民 設 計 出 一 套 「 山 寨 式 」 的 春 晚 節 目 。 經 相 互 增 刪 補 充 , 共 列 出 了 十 四 項 表 演 :
一 、 大 型 古 裝 舞 蹈 《 多 難 興 邦 》 , 表 演 者 : 南 方 雪 災 和 汶 川 地 震 災 民 ; 二 、 小 合 唱 《 因 為 愛 , 所 以 愛 , 肉 體 豈 能 拿 來 慷 慨 》 , 表 演 者 : 綠 帽 組 , 主 唱 : 謝 霆 鋒 ; 三 、 小 品 《 有 奶 不 一 定 是 娘 》 , 表 演 者 : 三 鹿 集 團 領 導 人 ; 四 、 合 唱 《 誰 說 山 西 好 風 光 》 , 表 演 者 : 山 西 礦 難 家 屬 ; 五 、 小 品 《 老 虎 來 了 》 , 表 演 者 : 周 正 龍 ; 六 、 歌 曲 《 你 傷 害 了 我 卻 一 拐 而 過 》 , 表 演 者 : 劉 翔 ; 七 、 群 口 相 聲 《 鋼 鐵 是 怎 樣 也 煉 不 成 的 》 , 表 演 者 : 中 國 足 球 隊 ; 八 、 豫 劇 《 我 比 竇 娥 還 七寃 》 , 表 演 者 : 奶 農 ; 九 、 雜 技 《 火 車 也 瘋 狂 》 , 表 演 者 : 濟 南 鐵 路 局 ; 十 、 單 口 相 聲 《 為 什 麼 受 傷 的 總 是 我 》 , 表 演 者 : 孟 學 農 ; 十 一 、 大 型 詩 朗 誦 《 冬 天 已 經 來 了 , 春 天 還 會 遠 嗎 ? 》 , 表 演 者 : 部 份 股 民 ; 十 二 、 京 劇 《 奧 運 油 和 米 , 北 京 歡 迎 你 》 , 表 演 者 : 張 藝 謀 ; 十 三 、 武 術 表 演 《 掌 摑 天 下 》 , 表 演 者 : 閻 崇 年 ( 研 究 清 史 的 教 授 , 在 無 錫 簽 書 時 被 一 青 年 掌 摑 ) ; 十 四 、 體 育 雜 技 《 三 個 俯 卧 撑 》 , 表 演 者 : 瓮 安 縣 公 安 局 。 ( 瓮 安 事 件 中 , 官 方 媒 體 揑 造 受 害 人 李 樹 芬 在 河 邊 做 了 三 個 俯 卧 撑 之 後 投 水 。 )
設 計 這 些 節 目 , 雖 說 「 惡 搞 」 , 也 不 無 創 意 , 至 少 年 終 時 可 博 一 笑 。
聽 診 器 的 起 源
Later, Laennec built a hollow wooden cylinder, and named it the stethoscope.
一 八 一 六 年 , 一 個 身 材 豐 滿 的 年 輕 女 郎 到 法 國 醫 生 勒 內 . 雷 奈 克 處 求 診 , 患 的 顯 然 是 心 臟 病 。 雷 奈 克 礙 於 禮 儀 , 不 敢 隨 便 把 耳 朵 貼 向 她 胸 脯 , 而 那 對 大 乳 房 也 令 聽 診 困 難 。 雷 奈 克 見 過 小 孩 子 拿 着 空 心 長 棒 玩 耍 : 他 們 把 棒 的 一 端 置 於 耳 朵 , 而 用 針 刮 擦 另 一 端 , 刮 擦 聲 傳 到 耳 朵 會 更 為 響 亮 。 他 靈 機 一 觸 , 把 一 捆 紙 緊 緊 捲 成 圓 筒 形 , 一 端 置 於 那 女 郎 心 臟 位 置 , 自 己 則 在 另 一 端 聆 聽 , 發 覺 心 跳 聲 之 清 晰 , 還 勝 過 他 向 來 聽 到 的 , 不 禁 十 分 高 興 。
後 來 , 他 做 了 個 空 心 木 圓 筒 , 名 之 為 「 聽 診 器 」 。
【 附 注 】 我 國 古 代 太 醫 為 后 妃 看 病 , 據 說 會 「 懸 絲 診 脈 」 , 以 免 肌 膚 接 觸 , 和 雷 奈 克 的 聽 診 器 似 乎 異 曲 同 工 。
戰 火 催 生 的 鉛 筆
In 1795, the French minister of war approached Nicholas Jacques Conte, an ingenious army officer, for help. Conte's idea was to make a little graphite go a long way. But how? After experimenting for eight days, he discovered that firing powdered graphite with clay would work, and the hardness of the pencil lead could be varied by varying the ratio of graphite to clay. This method of manufacture remains the one in use today.
拿 破 崙 戰 爭 期 間 , 法 國 幾 乎 是 和 歐 洲 所 有 其 他 國 家 交 戰 。 法 國 人 發 覺 , 他 們 缺 少 一 件 重 要 武 器 ─ ─ 鉛 筆 。 要 快 速 記 下 消 息 、 繪 畫 敵 方 碉 堡 等 , 鉛 筆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 而 製 造 鉛 筆 芯 的 石 墨 , 多 數 產 於 英 國 和 普 魯 士 。
一 七 九 五 年 , 法 國 戰 爭 部 長 向 尼 古 拉 斯 . 雅 克 . 孔 泰 求 助 。 孔 泰 是 個 很 有 發 明 才 華 的 軍 官 , 想 到 製 造 石 墨 不 多 而 耐 用 的 鉛 筆 。 但 怎 樣 製 造 呢 ? 他 做 了 八 天 實 驗 , 發 覺 把 石 墨 粉 末 和 黏 土 一 起 燒 , 就 可 奏 效 。 筆 芯 的 硬 度 還 會 依 石 墨 和 黏 土 的 比 例 而 改 變 。 這 種 鉛 筆 芯 製 造 法 沿 用 至 今 。
【 附 注 】 古 人 誤 把 石 墨 當 做 金 屬 中 的 鉛 ( lead ) , 所 以 鉛 筆 的 「 鉛 」 叫 做 lead 。
2009年1月4日星期日
國 際 視 野 : 要 救 經 濟 先 救 就 業
美 國 周 二 公 佈 了 兩 個 極 具 啓 示 的 數 據 , 包 括 12 月 消 費 者 信 心 由 11 月 的 44.7 急 挫 至 38.0 , 改 寫 了 紀 錄 新 低 , 以 及 10 月 份 Case/Shiller 樓 價 指 數 較 9 月 再 跌 2.2% , 把 今 年 以 來 的 跌 幅 擴 大 至 18% , 創 20 年 最 大 跌 幅 。
兩 個 表 面 上 關 係 不 大 的 數 據 , 其 實 卻 是 息 息 相 關 , 因 為 兩 者 跌 勢 一 放 難 收 , 主 要 皆 是 就 業 市 場 疲 弱 所 造 成 。
裁 員 消 息 損 消 費 信 心
美 國 就 業 市 場 於 去 年 下 半 年 開 始 顯 著 惡 化 , 失 業 率 由 5.5% 飆 升 至 現 時 的 6.7% , 非 農 業 職 位 減 少 了 接 近 200 萬 份 。 裁 員 消 息 在 過 去 數 月 幾 乎 無 日 無 之 , 面 對 工 作 缺 乏 保 障 , 大 家 均 不 敢 過 度 消 費 , 造 成 消 費 者 信 心 虛 怯 , 而 越 來 越 多 人 加 入 失 業 大 軍 , 亦 令 樓 市 一 蹶 不 振 。
根 據 筆 者 一 些 已 移 居 美 國 多 年 的 友 人 所 述 , 很 多 美 國 家 庭 皆 是 公 一 份 婆 一 份 , 兩 人 合 共 月 入 4000 多 美 元 便 去 置 業 , 供 樓 支 出 往 往 高 於 家 庭 收 入 的 一 半 或 以 上 。 做 法 在 太 平 盛 世 時 當 然 沒 有 大 問 題 , 但 遇 上 經 濟 逆 轉 , 只 要 有 一 人 失 業 , 家 庭 收 入 便 僅 夠 供 樓 支 出 , 即 使 有 領 取 失 業 救 濟 金 幫 補 , 仍 然 捉 襟 見 肘 , 隨 時 三 餐 不 繼 , 假 如 有 小 孩 子 的 話 , 前 路 更 加 茫 茫 。 若 是 在 近 三 數 年 才 置 業 , 計 算 過 利 害 得 失 後 , 棄 樓 潛 逃 機 會 便 甚 高 。 即 使 政 府 想 盡 辦 法 替 他 們 保 留 家 園 , 斷 供 及 提 早 收 樓 的 個 案 仍 是 有 增 無 減 , 令 樓 價 難 以 止 跌 回 穩 。
一 些 炒 過 龍 的 地 區 成 為 重 災 區 , 例 如 鳳 凰 城 、 拉 斯 維 加 斯 及 三 藩 市 的 樓 價 過 去 一 年 便 貶 值 了 三 成 有 多 , 另 有 6 個 城 市 的 跌 幅 亦 多 達 25% , 表 現 最 佳 的 是 德 州 達 拉 斯 和 卡 羅 萊 納 州 , 跌 幅 僅 為 3% 和 4.4% 。
不 同 地 區 樓 價 呈 個 別 發 展 , 由 於 2000 年 開 始 的 頭 6 年 不 少 地 區 樓 價 均 倍 升 , 縱 使 過 去 年 半 樓 價 跌 幅 不 小 , 但 紐 約 市 的 平 均 樓 價 仍 較 2000 年 初 上 升 58% , 但 汽 車 製 造 業 重 鎮 的 底 特 律 則 倒 跌 了 14% 。
美 國 國 民 對 就 業 市 場 前 景 越 來 越 悲 觀 , 受 訪 者 中 有 42% 稱 找 工 作 困 難 , 較 11 月 的 37.1% 大 幅 增 加 , 仍 認 為 有 工 可 揀 的 則 由 8.7% 降 至 6.2% 。 布 殊 政 府 加 重 救 車 廠 力 度 , 雖 然 有 違 自 由 市 場 的 原 則 , 但 若 任 由 失 業 率 惡 化 , 對 挽 救 整 體 經 濟 將 會 更 加 吃 力 。 奧 巴 馬 未 上 場 已 宣 佈 加 碼 創 造 職 位 , 其 國 家 經 濟 顧 問 薩 密 斯 又 強 調 經 濟 政 策 要 看 長 線 , 把 就 業 列 為 兩 大 目 標 之 一 , 自 然 是 明 白 到 要 救 經 濟 先 要 穩 定 就 業 的 大 道 理 。
王 冠 一
國 際 視 野 : 瓣 瓣 唔 掂 反 璞 歸 真
美 國 經 濟 由 去 年 12 月 起 步 入 衰 退 , 至 今 已 整 整 1 年 , 美 國 企 業 盈 利 亦 已 連 跌 5 季 。 由 於 經 濟 至 今 尚 未 有 見 底 跡 象 , 尤 其 是 用 於 汽 車 、 置 業 及 各 式 各 樣 零 售 產 品 的 消 費 者 支 出 正 持 續 下 降 , 市 場 預 期 未 來 數 季 企 業 盈 利 仍 會 有 退 無 進 , 盈 利 倒 退 期 之 長 , 將 會 打 破 1988 年 開 始 收 集 數 據 以 來 的 紀 錄 。
根 據 彭 博 的 數 字 , 標 普 500 成 份 股 的 盈 利 於 去 年 下 半 年 開 始 呈 倒 退 , 今 年 第 二 季 跌 幅 23% , 更 是 近 10 年 最 慘 。 上 季 跌 幅 收 窄 至 18% , 估 計 本 季 企 業 平 均 盈 利 會 較 去 年 同 期 下 降 11.9% , 而 明 年 頭 兩 季 亦 分 別 下 跌 10.3% 及 5.8% , 直 至 明 年 第 三 季 才 有 望 重 返 上 升 軌 。 企 業 盈 利 不 斷 萎 縮 , 促 使 標 普 500 今 年 跌 幅 多 達 41% , 成 為 1931 年 大 蕭 條 錄 得 47% 跌 幅 後 , 表 現 最 差 的 1 年 。
美 國 企 業 盈 利 的 跌 勢 於 年 初 曾 經 收 窄 , 主 要 受 惠 於 美 元 弱 勢 , 令 海 外 盈 利 兌 換 成 美 元 後 大 幅 增 加 , 但 美 元 於 7 月 開 始 轉 強 , 這 項 唯 一 利 好 盈 利 數 字 的 因 素 亦 告 消 失 。 美 國 任 由 雷 曼 失 救 , 餘 波 殃 及 歐 亞 各 地 , 令 環 球 經 濟 急 轉 直 下 , 美 國 跨 國 公 司 亦 難 以 再 依 靠 海 外 業 務 抵 銷 本 土 業 務 不 振 的 損 失 。
環 球 經 濟 不 景 氣 , 商 品 需 求 急 降 , 價 格 一 跌 難 收 , 令 原 材 料 生 產 商 首 當 其 衝 , 盈 利 下 跌 63% 稱 冠 , 緊 隨 其 後 是 非 必 需 消 費 品 行 業 , 盈 利 亦 急 降 47% 。 至 於 已 為 次 按 撇 賬 和 減 值 逾 萬 億 的 金 融 業 亦 受 創 非 輕 。
金 融 業 賺 錢 能 力 大 減
有 分 析 師 認 為 撇 賬 高 峰 期 已 經 過 去 , 金 融 業 可 望 終 止 盈 利 連 跌 5 季 的 勢 頭 。 然 亦 有 分 析 師 大 唱 反 調 , 指 最 壞 時 刻 尚 未 來 臨 , 撇 賬 仍 將 陸 續 有 來 。 《 華 爾 街 日 報 》 昨 日 便 有 文 章 指 出 , 隨 着 失 業 率 惡 化 令 按 揭 斷 供 及 信 用 卡 壞 賬 增 加 , 金 融 業 今 季 業 績 將 較 第 三 季 僅 賺 17 億 美 元 ( 較 去 年 同 期 狂 瀉 94% ) 更 不 堪 。
客 觀 地 看 , 經 濟 衰 退 期 銀 行 壞 賬 必 然 增 加 , 藉 賣 衍 生 產 品 增 加 收 入 之 路 又 已 不 通 , 去 槓 桿 化 更 令 賺 錢 能 力 大 減 。 銀 行 業 業 務 瓣 瓣 唔 掂 , 現 時 被 迫 反 璞 歸 真 , 依 靠 賺 取 息 差 , 2006 年 第 三 季 賺 380 億 美 元 的 美 好 日 子 , 已 一 去 不 復 返 。 金 融 業 能 否 成 為 率 先 反 彈 的 行 業 , 不 無 疑 問 。
王 冠 一
改 造 賓 架 基 因
以 前 八 號 仔 電 盈 股 價 大 跌 , 不 少 散 戶 投 資 者 一 路 埋 怨 至 今 , 連 李 澤 楷 都 鬧 埋 , 其 實 世 界 上 冇 一 位 大 股 東 想 自 己 隻 股 票 跌 嘅 , 股 價 跌 , 最 大 損 失 者 就 係 大 股 東 。 電 盈 之 大 跌 , 一 與 科 網 股 泡 沫 爆 破 有 關 , 只 怪 當 年 一 啲 互 聯 網 分 析 師 盲 目 吹 捧 , 吹 到 過 晒 龍 , 二 與 電 訊 股 擁 有 之 固 網 系 統 日 益 失 去 價 值 有 關 , 人 人 都 用 流 動 電 話 之 時 , 固 網 就 成 為 雞 肋 資 產 , 中 移 動 之 成 為 股 王 , 皆 因 中 移 動 毋 須 投 資 巨 額 金 錢 在 鋪 設 固 網 與 維 修 固 網 方 面 , 盡 得 競 爭 之 利 。 加 拿 大 之 北 方 電 訊 自 科 網 股 爆 破 之 後 , 股 價 亦 曾 跌 到 殘 , 基 本 理 由 與 電 盈 相 同 , 只 係 加 拿 大 北 方 電 訊 冇 一 位 李 澤 楷 大 股 東 而 已 。 左 丁 山 從 來 未 曾 持 有 電 盈 股 票 , 對 此 股 票 冇 乜 感 情 , 假 如 電 盈 私 有 化 成 功 , 散 戶 出 售 股 票 ,攞 番 四 元 二 角 現 金 , 改 為 投 資 其 他 股 票 , 收 復 失 地 嘅 機 會 大 好 多 。
最 弊 左 丁 山 持 有 匯 豐 , 而 匯 豐 股 價 大 跌 對 全 港 之 影 響 , 遠 遠 超 出 八 號 仔 , 但 匯 豐 何 曾 有 一 位 主 席 係 李 澤 楷 ? 賓 架 W 亦 長 期 擁 有 匯 豐 股 票 , 對 此 甚 為 心 焦 , 因 為 佢 更 加 明 白 銀 行 好 難 賺 錢 。 賓 架 W 話 : 「 利 息 咁 低 , 同 業 拆 息 無 利 可 圖 ,匯 豐 擁 有 最 多 存 款 , 受 零 息 傷 害 最 大 ;依 家 賣 產 品 賺 fee , 基 本 上 已 經 停 頓 ; 借 錢 畀 中 小 企 , 其 實 呆 壞 賬 已 經 不 少 , 內 地 香 港 廠 商 倒 閉 者 不 計 其 數 , 起 碼 有 一 萬 間 , 欠 下 嘅 貸 款 好 難 清 算 。 我 哋 知 得 比 政 府 更 清 楚 啦 , 我 哋 係 好 難 削 減 優 惠 利 率 架 嘞 , 一 於 盡 量 頂 住 , 按 揭 利 率 在 三 厘 與 三 厘 二 五 之 間 , 已 經 低 過 美 國 嘅 按 揭 利 率 四 厘 半 至 五 厘 半 , 一 啲 評 論 員 鬧 我 哋 唔 減 息 , 實 在 係 無 知 之 談 。 大 企 業 借 錢 早 以 HIBOR ( 香 港 同 業 拆 息 率 ) 為 基 準 , 與 優 惠 利 率 無 關 。 」 賓 架 W 覺 得 銀 行 盈 利 前 景 不 佳 , 銀 行 股 價 跌 係 合 理 嘅 , 匯 豐 因 為 在 世 界 各 地 都 有 生 意 , 經 營 更 加 艱 難 , 所 以 佢 主 觀 方 面 希 望 匯 豐 股 價 止 跌 , 但 客 觀 方 面 就 認 為 匯 豐 未 宣 佈 集 資 , 股 價 難 以 回 升 。 賓 架 W 又 慨 嘆 入 行 做 trainee 之 初 , 師 傅 教 落 做 貸 款 要 審 慎 , 一 有 依 郁 , 就 立 即 追 收 貸 款 , 盡 量 避 免 壞 賬 , 但 今 時 今 日 政 府 與 一 啲 評 論 竟 然 叫 銀 行 在 環 境 大 壞 之 時 , 唔 好 追 收 賬 款 , 反 而 要 放 寬 貸 款 兼 減 息 , 根 本 冇 人 ( 包 括 金 管 局 ) 提 出 壞 賬 出 現 後 , 誰 人 負 責 ? 股 價 下 跌 , 誰 人 負 責 ? 賓 架 W 最 後 講 : 「 或 者 我 哋 銀 行 家 要 進 行 基 因 改 造 ! 」
請 匯 豐 快 集 資
匯 豐 銀 行 股 價 跌 完 又 跌 , 跌 到 大 家 心 慌 慌 , 左 丁 山 固 然 持 有 匯 豐 股 票 , 歷 久 不 賣 , 從 來 不 收 現 金 股 息 , 只 收 股 票 , 諗 住 一 路 累 積 至 退 休 冇 嘢 做 為 止 。 問 吓 身 邊 朋 友 , 幾 乎 百 分 之 九 十 都 係 咁 樣 持 有 匯 豐 , 又 知 道 所 有 慈 善 基 金 、 大 學 基 金 、 獎 學 金 基 金 、 退 休 金 、 強 積 金 等 等 , 盡 皆 擁 有 匯 豐 股 票 。 但 匯 豐 最 近 畀 大 行 唱 淡 , 股 價 跌 完 又 跌 , 險 守 七 十 元 關 口 , 確 實 令 全 港 市 民 閉 翳 , 據 分 析 W 講 , 已 有 匯 豐 ELN 以 六 十 六 元 為 接 貨 價 , 即 係 發 行 銀 行 賭 匯 豐 跌 至 六 十 六 元 , 問 你 驚 未 。
匯 控 之 搞 成 咁 , 不 能 再 賴 次 按 , 因 為 匯 控 係 全 球 第 一 間 銀 行 為 次 按 發 盈 警 嘅 , 一 年 前 已 發 現 問 題 , 冇 理 由 至 今 未 曾 清 除 毒 瘤 架 。 但 匯 豐 之 英 國 及 中 東 保 險 主 管 最 近 在 倫 敦 Jumeirah Carlton Tower 房 間 衣 櫃 用 皮 帶 吊 頸 身 亡 , 且 全 身 赤 裸 , 內 情 耐 人 尋 味 , 於 是 有 人 猜 測 與 匯 豐 保 險 業 務 有 關 。 呢 位 自 殺 仁 兄 Christen Schnor 係 丹 麥 人 , 軍 校 畢 業 , 丹 麥 後 備 軍 中 校 , 性 格 堅 強 , 以 前 係 瑞 士 Winterthur 董 事 , 曾 在 香 港 工 作 。 保 險 K 以 前 跟 過 佢 , 聽 到 佢 自 殺 新 聞 之 後 , 大 為 震 驚 , 佢 話 S 先 生 從 來 享 受 慣 , 搭 飛 機 一 定 坐 頭 等 , 有 兩 位 高 層 人 士 陪 佢 出 差 , 負 責 睇 黑 莓 與 打 點 繁 瑣 事 務 ( 例 如 check-in ) , 佢 點 解 會 自 殺 呢 ? 保 險 K 猜 測 不 會 與 個 人 財 務 有 關 , 而 係 事 業 與 面 子 !
賓 架 K 亦 曾 與 S 先 生 有 一 面 之 緣 , 佢 話 匯 豐 今 時 今 日 , 已 經 失 咗 「 必 勝 光 環 」 , 不 如 趁 機 大 舉 集 資 , 一 於 發 行 新 股 , 搵 夠 錢 嚟 充 實 資 本 基 礎 。 賓 架 K 話 : 「 如 果 我 係 葛 霖 , 一 定 咁 做 , 匯 豐 素 無 集 資 傳 統 , 為 投 資 者 尊 重 , 但 今 時 唔 同 往 日 , 匯 豐 嘅 主 要 對 手 已 經 國 有 化 , 由 國 家 支 持 , 各 大 銀 行 又 紛 紛 集 資 , 匯 豐 傳 統 面 子 固 然 得 來 不 易 , 但 未 來 競 爭 力 更 加 重 要 , 快 啲 宣 佈 集 資 , 股 價 前 景 反 而 更 明 朗 ! 」 賓 架 K 所 言 未 必 無 理 , 左 丁 山 諗 咗 一 陣 , 問 佢 恆 生 會 唔 會 集 資 , 賓 架 K 話 : 「 相 信 唔 會 啩 ,恆 生 素 來 只 識 益 股 東 ,唔 會 害 股 東 嘅 ! 」 諗 真 啲 , 恆 生 嘅 大 股 東 就 係 匯 豐 , 呢 個 時 候 , 恆 生 點 會 伸 手 問 匯 豐 要 錢 呀 ? 派 多 啲 股 息 先 至 係 乖 仔 吖 嘛 !
費 用
說 「 收 費 」 的 charge , 作 不 可 數 ( uncountable ) 或 可 數 ( countable ) 名 詞 都 可 以 。 作 不 可 數 名 詞 的 最 常 見 例 子 , 是 free of charge ( 免 費 ) ; 作 可 數 名 詞 , 則 單 數 和 複 數 形 式 往 往 通 用 , 例 如 : The charges / The charge per head for a four-day, three-night tour are / is $2,500 ( 四 日 三 夜 旅 程 的 收 費 是 每 人 二 千 五 百 元 ) 。 一 九 九 三 年 版 《 最 新 牛 津 英 文 字 典 縮 略 本 》 ( The New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收 錄 的 兩 個 例 子 也 可 供 參 考 : ( 1 ) A cathedral built by the present bishop at his own charges ( 由 現 任 主 教 自 費 興 建 的 大 教 堂 ) 。 ( 2 ) Well armed and mounted at their own charge ( 由 他 們 自 費 購 置 精 良 武 器 和 馬 匹 ) 。
當 然 , 說 多 種 收 費 , charge 就 不 應 用 單 數 形 式 , 例 如 : Telephone and electricity charges will be increased soon ( 電 話 費 和 電 費 不 久 就 會 增 加 ) 。
至 於 charge 和 fee , 恐 怕 沒 有 很 清 晰 的 分 別 , 我 們 只 能 說 fee 多 用 來 指 專 業 人 士 的 酬 金 , charge 的 含 義 則 較 廣 , 但 兩 字 往 往 通 用 , 例 如 : ( 1 ) What is the handling fee / charge? ( 手 續 費 是 多 少 ? ) ( 2 ) The lawyer's fees / charges are exorbitant ( 那 律 師 的 收 費 過 高 ) 。 「 電 費 」 、 「 醫 生 收 費 」 、 「 旅 館 收 費 」 、 「 註 銷 費 」 等 等 , 同 樣 都 可 以 叫 electricity fees / charges 、 doctor's fees / charges 、 hotel fees / charges 、 cancellation fees / charges 。
顧 客 和 產 品 、 兩 個 to
可 數 名 詞 ( countable noun ) 假 如 不 是 單 數 , 一 般 須 用 複 數 形 式 , 例 如 : ( 1 ) The products attracted many customers ( 那 些 產 品 很 多 顧 客 ) 。 ( 2 ) Respecting human rights require more than mere words ( 尊 重 人 權 不 是 口 頭 說 說 就 可 以 的 ) 。
不 過 , 說 可 數 名 詞 代 表 的 某 種 事 物 , 那 可 數 名 詞 雖 不 等 於 單 數 , 往 往 也 不 用 複 數 形 式 。 這 寫 法 常 見 於 介 系 詞 ( preposition ) 之 後 , 例 如 : ( 1 ) The communists respect human rights in word but not in deed ( 共 產 黨 之 尊 重 人 權 只 在 口 頭 , 不 在 行 動 ) 。 ( 2 ) In addition to name and age, applicants are requir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ir marital status ( 除 了 姓 名 、 年 紀 , 申 請 人 還 須 說 明 婚 姻 狀 況 ) 。 這 兩 句 的 word 、 deed 、 name 、 age 都 不 宜 加 s 。
讀 者 示 下 那 一 句 , by customer and product 這 說 法 絕 對 正 確 ; 改 為 by customers and products 不 是 不 可 以 , 但 較 為 罕 見 。
The change caused the team to take longer time to complete the task ( 這 改 變 , 使 全 組 人 要 花 更 多 時 間 完 成 工 作 ) 這 一 句 , 兩 個 to 字 用 得 對 不 對 ?
那 兩 個 to 都 用 得 對 , 只 是 用 法 不 同 。 第 一 個 to 用 來 帶 出 原 形 動 詞 ( infinitive ) , cause ( 使 ) 之 後 常 用 這 「 受 詞 ( object ) + to 原 形 動 詞 」 句 式 ; 第 二 個 to , 則 有 in order to ( 為 了 ) 含 義 , 例 如 : ( 1 ) I caused him to go ( 我 使 他 前 去 ) 。 ( 2 ) Have you the time / the patience to do the work? ( 你 有 時 間 / 有 耐 心 做 這 工 作 嗎 ? )
擦 出 火 花 、 慎 重 、 歡 迎 宴
「 合 作 擦 出 火 花 」 是 不 少 香 港 人 喜 歡 的 文 藝 腔 口 頭 禪 , 戲 子 尤 其 愛 說 , 英 文 最 好 意 譯 : Their cooperation is likely to bring out the best that is in them 。 To bring out the best / the worst in somebody 即 「 帶 出 某 人 最 優 秀 / 最 惡 劣 的 品 質 」 。 假 如 要 譯 出 「 火 花 」 的 比 喻 , 則 bring out 可 用 spark off 取 代 。 Spark 是 「 火 花 」 , 作 動 詞 , 指 「 發 出 火 花 」 , 動 詞 片 語 ( phrasal verb ) spark off 是 「 引 起 」 、 「 誘 發 」 的 意 思 , 例 如 : What sparked off the riots in Greece? ( 是 什 麼 觸 發 希 臘 的 暴 動 ? )
Due diligence 一 詞 , 意 思 是 「 適 當 的 謹 慎 」 或 「 應 有 的 注 意 」 , 也 有 譯 作 「 審 慎 的 查 察 」 , 例 如 : The auditor was satisfied that due diligence was used to prevent wastage ( 審 計 員 認 為 樽 節 工 作 已 經 盡 可 能 做 好 ) 。
讀 政 府 新 聞 公 報 , 見 到 以 下 一 句 : The HKSAR Government hosted a welcome ceremony at the 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在 香 港 會 議 展 覽 中 心 舉 辦 歡 迎 晚 宴 ) 。 請 問 句 中 的 welcome 可 以 改 為 welcoming 嗎 ?
Welcome dinner 或 welcoming dinner 都 是 「 歡 迎 晚 宴 」 , 正 如 「 歡 迎 詞 」 叫 welcome speech 或 welcoming speech 都 可 以 , 「 歡 迎 典 禮 」 叫 welcome ceremony 或 welcoming ceremony 也 都 可 以 , 例 如 : ( 1 ) He threw a welcome / welcoming dinner for his prodigal son ( 他 為 放 蕩 路 上 回 頭 的 兒 子 設 宴 洗 塵 ) 。 ( 2 ) Security was strict at the welcome / welcoming ceremony for the US president ( 歡 迎 美 國 總 統 的 儀 式 保 安 嚴 密 ) 。
來 去 、 週 末
Come 是 「 來 」 , go 是 「 去 」 , 分 別 似 乎 很 清 楚 , 但 兩 字 有 時 通 用 , 例 如 「 我 會 來 找 你 」 英 文 說 I'll come to see you 或 I'll go to see you 都 可 以 。 讀 者 示 下 那 一 句 , 同 樣 是 兩 字 都 可 以 用 , 意 思 沒 有 什 麼 分 別 , 例 如 : ( 1 ) I can't come to your party because I have a business appointment that day ( 我 不 能 參 加 你 的 派 對 , 因 為 當 天 有 業 務 會 議 ) 。 ( 2 ) I'm sorry I can't go to your party, but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sking me ( 對 不 起 , 我 不 能 參 加 你 的 派 對 。 無 論 如 何 , 謝 謝 你 邀 請 我 ) 。
In / on / at / before the weekend 四 個 說 法 有 什 麼 分 別 ?
At the weekend 是 英 式 說 法 , on the weekend 則 是 美 國 和 澳 洲 說 法 。 此 外 , 你 可 以 說 during the weekend 或 over the weekend , 都 是 「 在 週 末 」 的 意 思 , 例 如 : What are you doing at / on / during /over the weekend? ( 你 這 個 週 末 會 做 什 麼 ? )
Before the weekend 自 然 是 「 週 末 之 前 」 , 例 如 : I must finish all this work before the weekend, or I'll be in trouble with the boss ( 週 末 之 前 , 我 必 須 把 一 切 工 作 做 好 , 否 則 老 闆 會 找 我 麻 煩 ) 。
至 於 in the weekend , 雖 然 英 語 國 家 的 確 有 人 這 樣 說 , 但 一 般 會 視 為 錯 誤 , 不 宜 仿 效 。
【 代 郵 】啓 章 先 生 : 據 《 紅 樓 夢 》 所 言 , 林 黛 玉 初 見 賈 寶 玉 , 應 為 七 歲 左 右 。 然 此 書 無 非 小 說 家 謬 悠 之 言 , 今 人 考 證 紛 紛 , 若 有 其 事 , 作 者 泉 下 有 知 , 當 撫 掌 大 笑 : 「 何 無 聊 之 甚 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