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美執世經濟牛耳 凱恩斯與有功焉

強調凱恩斯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果是「經驗之 談」,事實上是,別說凱恩斯對「短期」的詮 釋足以服人(見昨天本欄),在民選政制下,政客必須「輪流做莊」,或四年一任或五年一屆,大部分連任一次便得落台,而八年或十年,在投機市場是「漫長歷 史」,於經濟發展則屬長期循環中眨眼的事,對於只求任內「天下太平、繁榮昌盛」的政客,凱恩斯根本不考慮長期效果的刺激經濟增長模式,因此特別受歡迎。這 說明了何以凱恩斯學說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備受貨幣學派攻擊、羞辱,但政府─包括貨幣學派發揚地美國─仍不時以之作為經濟續命湯的原因。

六 十年代末期,美國在越南戰場泥足深陷,苦戰無功,消耗了以百億計的資金(美國國防工業因此大發戰爭財),令經濟內傷,雖然由於政府不斷注資,經濟未陷衰 退,但通貨膨脹從戰後二十餘年平均年增幅約百分之一急升至百分之五強,債券「大出血」,稀有金屬尤其是黃金破三十五元的「官價」……。這種情況,有利以芝 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佛利民為首的貨幣學派(Monetarists)乘勢崛興,正面挑戰凱恩斯學派的需求面干預哲學,短短數年間,因財政政策終於帶來通脹 和高失業的苦果,凱恩斯學說備受世人質疑,這種形勢,加上佛利民天才橫溢、滔滔雄辯,凱恩斯學派真的無地自容,許多受佛利民直接間接影響的青年學者,對凱 恩斯學派更持鄙視態度,連半點尊重都沒有。筆者是經濟學的門外漢,只知作為評論者,心中不宜有偶像(政治的、社會的、宗教的及學術的),因此並不妄把凱恩 斯學說抹煞,且深信經濟政策貴在適時,在不同經濟環境下,應採取不同針對性的對策,這些不同政策之所本,便是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對於凱恩斯學說,即使在給 貨幣學派評得不值半文,筆者亦認為它必有「回朝」的一日,因為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它實在「太好用」了。

與佛利民同屬諾獎級的耶魯經濟學家 杜賓(James Tobin, 1918-2002;筆者曾不厭其煩評介「杜賓q比率」〔最近一次提及是十一月十三日〕及為抑制外滙炒風的「杜賓稅」〔Tobin tax〕),是著名詮釋及修正凱恩斯學說的大學者(他稱凱恩斯的《通論》為「宏觀經濟學大憲章」),他於八一年得諾獎,在佛利民成為「人民英雄」、貨幣學 說如日中天的環境下,還引起凱恩斯學說又成學術主流的疑雲,結果當然是一場無知的誤會。筆者清楚記得,杜賓在一九七七年十月的《探索經濟真相學報》(季 刊;Economic Inquiry)發表題為〈凱恩斯魂消魄未散〉(How Dead is Keynes?,其初筆者譯為〈凱恩斯還未過氣〉,稍後改為〈凱恩斯有多過氣〉及〈凱恩斯死而不僵〉,這次執筆,覺得俱不妥當;問小女,她信口得名如 上),以小說家的筆觸,寫凱恩斯歷險歸來,見反對其學的學派對滯脹束手無策,灰頭土臉,然而不知自省,反而宣稱「凱恩斯(學說)已魂歸天國」,令凱恩斯嘿 嘿冷笑。這篇短文,為講詞改寫,輕鬆可讀。

佛利民的學問精深博大,其貨幣說強而有力地解釋了三十年代大蕭條的成因,推翻前人所說;他的消費函數研究,亦比凱恩斯「絕對所得理論」更上層樓……,但若因此把凱恩斯學說掃進垃圾堆,又豈是理性人所應為!無論如何,以當前的經濟條件,凱恩斯的財政政策正好派上用場。

平 衡預算是謹慎理財的正道,向被各國政府奉為圭臬,當初凱恩斯推銷他的赤字預算,遇到重大阻力─經濟學家不接受、政客不理解─不在話下。一九三三年羅斯福 的競選政綱,猛火抨擊胡佛總統的財政赤字,並承諾一旦當選,會使預算案歸於平衡,這也是在他的「新政」下國會通過了多項有利於工業、農業以至社會福利法 案,俱「細眉細眼」,令蕭條毫無起色。一九三五年,凱恩斯在白宮拜訪羅斯福,雙方話不投機。凱恩斯力促他放棄平衡預算,加強介入經濟力度,但羅斯福不為所 動,稍後對幕僚(商業部長)說凱恩斯是「數學家而非政治經濟學家」;而凱恩斯則指羅斯福為「經濟文盲」。到了一九三八年(《通論》已出版),羅斯福第一次 公開指出「消費者購買力薄弱令美國經濟因消費者需求不足陷入困境!」此時二戰如箭在弦,美國全力備戰,大事農工生產,不但產量倍增,失業率亦從百分之十七 急降至百分之一強。這種情況,恰如凱恩斯所預期。雖然羅斯福從未承認受凱恩斯的影響,但當時美國政府所做確和凱恩斯的主張脗合。

自此美國 歷屆政府「照辦煮碗」,是戰後二、三十年美國經濟執世界牛耳的因由。這段期內,美國總統等同CEO,不斷「微調」(Fine-tuning)經 濟,透過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以保經濟增長於不墜(「經濟過熱」時則採取相反策略)。但過猶不及,古今中外皆然,在三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詹遜總統六 四年減稅增加納稅人購買力和創造就業)數十年,公營部門不斷擴張、赤字持續膨脹,終於引致惡性通脹和滯脹等「微調」無法調整的困難。凱恩斯學說由是式微!

•凱恩斯魂兮歸來.之二

<<轉載自信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