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所觸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地。經過各國政府及中央銀行聯手推出救市政策後,局面總算暫時穩定下來。
不少評論將今次金融海嘯和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作一比較。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市暴瀉,觸發經濟大蕭條。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幾年間下挫了三分一,失業率攀升至25%,物價亦輾轉下調了兩成多。
資本主義制度導致財富收入不均
美國政府汲取大蕭條的教訓,因此今次救市措施來得十分迅速,希望透過向市場大幅度注資和減息,避免經濟陷入嚴重縮退。雖然今次金融海嘯的殺傷力不及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但兩次金融危機的成因,都有一些類似之處。
自從發生金融海嘯以來,自由放任的經濟制度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即使過去一直鼓吹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人,亦不敢大聲疾呼反對政府干預,任由市場調節,讓所有瀕臨破產邊際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倒閉。因為若任由這些金融機構倒閉,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恐慌,加速投資者拋售手上資產套現,令整個金融市場更趨混亂,甚至出現崩潰,資本主義制度亦可能成為陪葬品。
不錯,資本主義制度可以提供誘因,讓每個市場參與者按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市場上交易,賺取生活所需。但資本主義制度亦有它的陰暗面,就是導致財富收入不均,當不均的情達到極點時,便有可能觸發金融危險。
一些研究美國大蕭條的學者便指出,在華爾街股市暴瀉前,美國的收入分配不均情十分嚴重。最高收入的5%人口,佔去總收入的三分一之多。這些富裕階層的收入,主要是來自利息、股息及租金收入,而非一般人所倚靠的工資收入。
收入分配嚴重不均,意味整個經濟的投資及消費活動,十分依賴一小撮的富裕階層。他們將資金投入認購股票及信託基金(屬當時的金融創新產品),又透過成立大量控股公司和舉債,用金字塔方式及小量資金去控制數量龐大的子公司,將影響力伸展至各行各業。這些富裕階層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奢侈品和炫耀性消費品,這些物品的生產與日常必需品不同,很容易受到經濟波動所影響。
由於收入高度集中在某個階層的人手上,一般普羅大眾的收入僅足餬口,根本沒有能力透過儲蓄及投資去改善日後的生活,不少人甚至要倚靠借貸度日。
財富收入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他們將手上的資金用作投資,期望賺取高回報。當資本不斷累積,市場上根本很難再找到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最終長線投資便變成短線炒賣,只求股價及信託基金價格上升,不理會公司的實質投資價值和業務情。結果泡沫愈吹愈大,泡沫一旦爆破後,資產價格急跌,嚴重影響到投資和消費,令經濟陷入大蕭條。
政府可考慮發債籌資刺激經濟
過去幾年,美國同樣出現財富收入極之不均、信貸過度擴張、槓桿收購缺乏約束、金融創新產品氾濫等情。美國最高收入的5%人口,擁有全國95%的財富,大部分中產及基層市民要借貸過活,美國人的負債是全球之冠。當樓市自2006年因利率上升而下滑後,便觸發次按風暴,之後更演變成金融海嘯。
香港人的儲蓄率遠高於美國人,而且負債也不算高。根據2006年的中期人口調查,只有約一半的私人物業是需要銀行按揭貸款購買,按揭額不過是樓價六成左右。因此,港人抵禦金融海嘯的能力應該高於美國人。只不過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金管局不能大量發鈔,特區政府亦不能大灑金錢救市。但政府可以考慮在現時的低息環境下發債,將籌集得的資金作為刺激經濟之用。
若要避免金融危機和社會不穩定,特區政府實應認真面對香港財富收入不均問題。在發展金融業的同時,亦要維持整個經濟及社會的均衡發展,令財富收入不會過分集中在少數人手上。
作者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