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林 行 止 專 欄 (25/11/2008): 政府多方注資 經濟將有起色

在去周召開的二十國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布殊總統不僅發言「缺乏新意」,而且無精 打采,對會議的進度顯然漠不關心, 離任之期日近,布殊思前想後,難免會為留下一個全面的爛攤子而思想交戰、百感交集。「全面」是指幾乎所有的政治和經濟問題,無論國內和國外,都懸而未決。 那等於奧巴馬明年一月二十日美東時間中午十二時正式接任後,便要着手處理連串棘手的外交和內政難題。

眾所周知,伊拉克和阿富汗亂局固然無 法收拾,伊朗和巴基斯坦又處於爆發危機邊緣,昨天消息傳來,北韓再度收緊與南韓的關係,「可能意外」又多一宗;此外, 承認經濟重心已從大西洋轉移至太平洋的美國,還必須認真對付和平崛起中國的柔性挑戰,而絕不好惹的俄羅斯則磨拳擦掌,擺出隨時和美國「隻揪」(硬碰)的架 勢。在內政方面,僅是經濟問題便大傷腦筋,「百思不得其解」,金融海嘯重創華爾街(有形損失仍在點算,不可量化的無形損失更深重,銀行特別是美國獨步天下 的投資銀行信用破產信譽塗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從前」),引起世界金融龍捲風,如何修補使之恢復元氣,看來頗耗時日;至於美國「歷史悠久」的雙赤 (財赤和貿赤)及能源政策(油價處於現水平政府全力支持的代替能源業潰不成業),在在不知如何收場;此外,還有環保惡化(新政府是否為京都協議書背書?) 以至基本設備已到非擴建翻新不可的關頭……。美國的現狀和公元前羅馬帝國沒落時的情況不相伯仲─國內民主意識高張、道德淪亡、政治紊亂財政捉襟見肘及對外 過度用兵;相去二千餘年,現在美國和羅馬帝國何其相似!

候任總統奧巴馬去周六發表電台廣播,指出金融海嘯雖然不易平息,不過,他已委派經 濟顧問,制訂一項包括「道路及橋樑翻新重建、增建學校、發展以風力發電為 主的代替能源及具效益汽車(fuel-efficient cars)的「振興經濟計劃」(Economic Recovery Plan),一旦落實貫徹,至二○一一年初,包括「創造和保留工作」一共提供二百五十萬個工作崗位(如果不救車廠,引致的失業會把此數完全抵銷!)。經濟 發展針對基本建設,可說對症下藥,因為這的確有實際需要,其效果既可搞活當下的經濟,亦為日後的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然而,這種規模的 公共投資,意味推動期內對多種原材料的需求(和對勞工一樣)大增,在表面衰退但通脹惡化的暗湧急湍的情形下,商品期貨價格走勢一旦轉勢便 會大幅標升;還有,進行大規模基建,美國起碼得在明年起二年內投進七千億,這包括基建資金,對低下收入階層的稅務寬免、提高失業救濟金(或相關福利)及給 予商界的「課稅扣除」,一般相信總開支將在一萬億左右。不管七千億或一萬億,這些資金從何而來?國庫早已空空如也,因此只有開動印鈔機或發行債券。當然, 把錢用於國內建設,遠勝擲在沒有戰利品(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徹底失敗在於其石油產量停滯不前)的海外戰場及扶植外國政府上。從經濟學角度看,奧巴馬的「振 興經濟計劃」,是「老式」凱恩斯的財政政策,配合日漸風行的「公共投資」,確有把經濟拖出衰退深淵的效用!

可是,單是基本建設,用不了二 百五十萬工人,筆者相信創造就業的還有工商百業特別是工廠,這種發展趨勢有二種影響。其一是貿易保護主義必將抬頭(多哈談判 一日不成功〔筆者相信不易成功〕,不管國際會議上各國領袖大聲疾呼要自由貿易亦無濟於事),意味美國進口量下降,多聘工人的美國工廠會慢慢佔有更大份額的 本國市場。其一是一如救金融業,擴大公共投資亦須由政府注入以千億計資金,那等於美元泛濫,後果是幣值下降通脹標升,這有利美國貨向海外推銷。可是,銅幣 的另一面是,依賴對美輸出的國家,在奧巴馬政府之下,日子肯定比在布殊治下時難過。

當前美國面對的眾多困難,均為「燃眉之急」,非當機立 斷即時處理不為功。可是,一來布殊政府跡近癱瘓(總統及各部門主管忙於「收拾書包等放學」),二來新 政府的內閣未組成,這段政策真空期會令問題惡化,昨天財政部特批向花旗注資二百億(這是通訊社的標題。其實是政府承保該行三千零六十億債務〔包括次按〕, 條件之一是該行普通股三年內每股派息不得超過一仙,再由政府購進該行年息八厘的優先股值二百億),變相把之國有化,算是果斷之舉,但更嚴重的汽車工業如何 解決,由於牽涉深廣,恐怕有待奧巴馬上任後才能定斷。這種延宕,是美國政制的特色,因為當選後總統才能着手組閣,而且不少重要閣員的任命有待國會批准,當 然因此不能即時展開工作;在這方面,英國的做法遠較有效率,新首相當選之日,舊人必須漏夜遷離唐寧街首相府(當年戴卓爾夫人「倉惶辭廟」的景象歷歷在 目),新首相有「影子內閣」班底,他們均為議員,其「扶正」因此毋須國會通過,新政府因而可以各就各位,即時處理國政,施政便不致出現交接真空期……。正 因為美國政制有此缺失,列根任內的財長貝加周日才在全國廣播公司的《面對傳媒》(Meet the Press)的節目中,籲請布殊放開懷抱,邀請奧巴馬即赴白宮「共商國是」……。

經驗顯示,能幹精明的政客和他們學富五車對政經難題瞭如 指掌並滿腦子解決良方的智囊,定下的政策不一定便能解決問題,但政府多方注資,當可緩和經濟下滑速 度;不過,就解決政經困難看,即使布殊不嫌天有二日,在為了美國和世界前途的旗號下,未來五十多天內願與奧巴馬「共治」,多年來累積下來的頭痛問題是不可 能藥到病除的。

<<轉載自信報>>

沒有留言: